DJ, 即 Disc Jockey, 人稱“唱片騎師”——在光怪陸離的霓虹燈和音樂背景的映襯下,他們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其實,他們很簡單,他們就是“嗨、酷、時尚”的混和體,他們操縱著音符,用手指在唱片上跳舞;他們操控著音樂,也操控著你的情緒。你看不見他們的內心,只看見一束燈光打下來的影子……就是在那束光中,記者看到了正在打碟的張程。
用手指操控著人們的情緒
DJ 臺上的張程,時而用手去拉停碟片,時而讓碟片轉得更快,以使一些節奏快慢不一的歌曲變成同一個節奏。他打起碟來“身手并用”,在音樂的律動中游刃有余。而現場所有人的情緒,都隨著他的手指的躍動而起伏:或高昂如立山巔,或低沉如沉海底……對此,現在已是某知名夜店的首席DJ兼音樂總監的張程說,將一首曲子與下一首曲子切換得“天衣無縫”是DJ的基本功,就像一個習武之人的“下盤”功夫那么重要。而玩“氣氛”和“爆點”,則需要對于音樂有很好的理解以及把控。如果一個夜場打碟的DJ水平不高,音樂出現卡殼錯拍,那么在下面跳舞的人就會“比喝醉酒還難受”。而說到他在圈子里被公認是爐火純青的技巧,張程則提到了他的師傅:“他真是嚴格,沒少打我。”說著句話時,他臉上是一副咬牙切齒的表情,眼睛里卻全是笑意。
把所有的激情都獻給了黑夜
在做 DJ 之前,張程做過很多工作:服務生、修理工……但他的信念一直很堅定——當一名優秀的 DJ。他說: “不管其他的事情做得有多優秀,那也只是為了當DJ而作的鋪墊”。從小,張程的夢想就是當 DJ, 但張程的父母極力反對。于是,為了去學 DJ, 他當服務生端盤子,他去做修理工掙學費……就這樣,從16歲到28歲,狂熱的張程這條路上一走就走了12年——很顯然,如果說一個16歲少年的夢想是不成熟的,那張程就是一個例外。從開始采訪張程,到在喧囂的“嗨場”中拍攝他打碟的狀態,再等到他收工下班,時間已經是次日凌晨了。回家的路上,張程顯得有些散淡,很難與他在臺上的神采奕奕結合起來。他淺淺一笑說:“我們把所有的激情都獻給了黑夜。”
暗夜的精靈白天的鄰家大男孩
當別人下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晚飯的時候,他們才爬起床,然后消失在夜幕里。當別人睡醒了精神百倍的去迎接嶄新的一天時,他們卻粘著一身煙酒味,從燈紅酒綠的地方走出來……如此循環。當記者問起張程除工作以外的生活是不是一團糟時,張程笑著說,“其實我是個專業宅男,空閑時就喜歡待在家里,享受家的溫暖。還有,我做的飯很好吃!”原來他曾經在海南工作的時候,和兩個大男孩住在一起,由于“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緣故,張程練就了一手的好廚藝……說到這里時,張程燦然一笑,猶如鄰家大男孩——暗夜的精靈,白天的鄰家男孩,作為DJ,這恐怕就是張程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