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搖滾風的庾澄慶則笑稱外形落差也能造成期待,直言“人和聲音對不起來最好玩”。而楊坤(點擊觀看楊坤影視作品《密室之不可靠岸》)(微博)調侃起自己“雖有好聲音,卻無好外形,我都出來了,說明外形真的不重要”!
對于目前衛視“盲聽”扎堆的現場,高曉松卻認為競爭會產生創作力,對提高節目質量是好事:“我從來不覺得競爭會導致疲勞,沒有競爭大家反而容易疲勞。”
觀眾:
邊唱邊跳的選手很吃虧
雖然各家衛視紛紛打出“盲聽”的旗號,但“盲聽”究竟怎樣,觀眾們并沒有具體的概念。直到上周末《天籟之聲》在山東衛視上星播出,觀眾才對這個玩法的選秀有了直觀的感受——一些邊唱邊跳舞臺感很好的選手特別吃虧,盡管觀眾拍爛手掌,但高曉松卻毫不留情地指出:“跳舞讓氣息出現了問題”。
在《天籟之聲》之后,本周末,《中國好聲音》將登陸浙江衛視,而《一聲所愛·大地飛歌》也會在廣西衛視播出。不同的衛視在“盲聽”方面有什么新玩法,屆時才能揭曉。
網友態度
在看過《天籟之聲》的“盲聽”真容之后,網友們也紛紛在微博上表達自己的意見,有的網友認為,“盲聽”對于歌唱類節目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如果放在今年比賽,某超女未必能晉級吧”。但也有網友質疑“盲聽”僅僅是個噱頭,“選一個好聲音一定要盲聽嗎?”
支持:
“獨辟蹊徑給人新意”
網絡紅人“舞美師”認為:“今晚《天籟之聲》總決賽第一場開始了……終于見到了神秘的盲選環節。今年幾大選秀都對外宣稱 聲音 是選拔的唯一標準,還有幾家不約而同玩起了盲選,其實個性風格最重要,好聲音不過是最基本的入場券。”
有網友認為,“盲聽”讓歌唱類節目回歸到歌唱本身,“歌唱嘛,首先得唱得好聽,這是前提條件吧。”
還有網友認為,觀眾對歌唱類節目已經審美疲勞,此時通過“盲聽”獨辟蹊徑,確實能讓人感受到新意。
質疑:
“又不是選電臺主持!”
但是,質疑的聲音也不少。有網友認為:“這是電視臺主辦的選秀節目,真的僅僅需要好的聲音嗎?又不是選電臺主持!”“盲聽的手段過于單一和極端了吧?”
網友們還替舞功好的選手和偶像型選手叫屈。不少來自微博的聲音稱,如果僅僅有好的聲音而沒有好的外形和舞臺表現力,這樣的選手即使被選拔出來也很難有好的發展,“以后怎么培養成明星?”
還有網友認為,“盲聽”只不過是這類節目的一個噱頭,“不必太較真”,“電視臺換一種新玩法而已啦”。
什么是“盲聽”?
所謂“盲聽”,即評委將不看選手相貌、年齡、著裝造型,其第一印象完全依靠聲音,選手只能用聲音證明自己,評委只能根據聲音來決定選手是否晉級。(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