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本市第二十個無障礙推動日。西城盲協主席戚金友和其他幾名殘疾人計劃到一家銀行體驗無障礙通行,結果因為帶著導盲犬被拒絕入內。戚金友告訴記者,除了禁帶導盲犬入內,越來越多的銀行不再認“按手印”這種形式,讓盲人在銀行存錢、取錢障礙更大了。
3月1日殘疾人保障法實施后,眾多公共場所都向殘疾人免費開放。但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幾名殘疾人先到了西城區圖書館,四通八達的盲道、帶有語音系統的電腦、盲文打印機都讓盲人感受到無障礙建設帶來的便利。最重要的是,與戚金友朝夕相伴的導盲犬“薇薇安”順利進入圖書館,沒有任何阻礙,這讓戚金友稍感寬慰。
但戚金友告訴記者,本來昨天的體驗計劃行程中,還包括附近的一家銀行,但殘聯工作人員在與銀行溝通后,得到的答復卻是,導盲犬不能進入銀行,最后,銀行方面干脆拒絕了整個無障礙體驗活動。
“不僅銀行,公共交通等很多領域都將導盲犬拒之門外,但你看,導盲犬其實很乖,它就是我的眼睛,連晚上上廁所我都需要它陪伴。”戚金友說。
戚金友同時也給記者展示了一封“呈告信”。寫這封信的是盲人王觲。王觲在信中寫道,現在盲人去銀行辦理各項業務時有個沒法解決的難題,那就是簽字。“過去銀行都認指紋,現在寧可認其他人的簽字,也不認本人的指紋。有的銀行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還要求本人抄錄一段文字,這對盲人來說是沒法完成的。”
戚金友對此也有同感,他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他名下連一張存折和銀行卡都沒有過,全在妻子或孩子名下,就是怕存錢、取錢時卡殼。“除了簽名外,我們可能在閱讀銀行一些條款時也有困難,特別希望能有工作人員協助。”(記者 侯莎莎)
相關新聞
殘聯推動醫院設手語導醫
市殘聯理事李樹華向記者介紹,目前市殘聯正在對一系列無障礙工作進行摸底調查。他特別提出,目前,全市各大醫院幾乎沒有配備專門手語導醫的,聾人看病存在很大障礙,他們和醫護人員溝通困難。市殘聯正計劃在醫院、圖書館、商場、銀行、郵局等公共服務場所全面推進設置手語翻譯工作。
另外,李樹華表示,在全市100個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將同時進行無障礙改造,包括門口坡化、加裝扶手等。“已有小區提出加裝外掛電梯的需求,對于那些產權明確的,我們會積極促成,完成加裝,方便老人和殘疾人出行。”(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