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股指昨日再度向下,早盤雖有短暫上攻,但力度十分有限,券商、保險、地產等板塊的下跌成為拖累市場的主要力量。雖然深圳、天津、湖北等地的金改概念龍頭繼續上漲,但其他跟風上漲的個股大面積退潮,兩市跌停的8只個股,全部是金融改革概念股,都是深圳和浙江板塊個股,使市場人氣受到打擊。截至收盤,滬指報 2334.99點,下跌22.04點,跌幅0.94%,成交724億元。
從盤面上看,除深圳、天津、湖北板塊的龍頭繼續強勢上漲外,醫藥板塊表現最為強勢,有5只個股漲停,傳媒文化、船舶制造、石油板塊也較為抗跌,券商、地產、開發區、水泥、保險、紡織、機械等板塊跌幅居前。筆者認為,大盤昨日終于無法維持盤整形態,掉頭下行,幅度也超出大多數人預期,相信此次應只是合理而健康的調整,深成指跌幅相對較大,打響第一槍的深圳本地股領跌其實就預先宣告股指本輪調整的開始,只不過其他概念個股借助利好新聞讓普通投資者朋友沒有看清背后本質,掩蓋了事情的真相,攪亂了市場本元,這種下跌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
對于后市,筆者認為,印度央行周二已宣布大幅降息50個基點,A股目前爆炒的“地圖”概念正是利好政策出臺的典型行為,再加上美國呼之欲出的 QE3, 全球政策寬松很有2009年小牛市開端時的影子,只不過當時是整體把大盤拖上了一個新臺階,目前這方面還略差些,市場自身的技術性休整結束信號仍未發出,因此在此之前,靜觀等機會不失為上策。(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