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商務部在例行發布會上通報,今年一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294.8億美元,下降了2.8%;而3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7.57億美元,同比下降6.1%,這也是我國使用外資(FDI)連續第五個月下降。
三因素致首季FDI下降
沈丹陽分析認為,造成FDI負增長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第一,世界經濟低迷影響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放緩;第二,去年一季度房地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了38.6%,而今年受市場調控影響,同比下降了6.3%;第三,去年一季度的基數比較高,去年利用外資是前高后低,今年可能反過來。
一季度外貿增長7.3%已超預期
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593.7億美元,同比增長7.3%,未達到全年10%的目標。對此,沈丹陽表示,這樣的增速是在外需持續低迷、國內成本上升、國際貿易摩擦急劇增加的環境下實現的,已經超過預期,而且來之不易。
去年我國遭遇69起貿易救濟調查
據沈丹陽介紹,2011年,中國出口產品共遭受6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金額約59億美元;17起美國337調查,涉案總金額約7億美元。此外,不少國家還制定和實施產品環保標準、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等技術性貿易措施及國內稅費等措施,我國出口產品面臨的貿易壁壘形勢嚴峻。
-相關
>>回應
我國企業跨國并購成功率達40%
近日,國際購并聯盟在華成員公司英特華發布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失敗率高達七成。對此,沈丹陽表示,根據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的研究,迄今為止,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總成功率大概為40%,高于全球25%的平均水平。
她分析原因有二:一是中國企業整體比較謹慎,所以第一階段的成功率可以達到鎖定目標項目的70%左右;二是多數并購發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后,并購的成本比較低,交割后的整合總體也比較順利。
>>預警
豬肉價格連續下跌后有上漲苗頭
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上周,豬肉價格已是連續第十周回落,與前一周比下降1.2%,與1月下旬比下降12.5%。
對此,沈丹陽表示,二季度的趨勢,應該還會朝著既定方向發展,但是也有一些擔心,如豬肉價格會不會上漲,因為生豬價格有一些規律性的波動,現在我們發現了這個苗頭,正設法穩定供應,保證價格朝既定調控方向走。(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