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4月7日電 (張旭)裝載著摩配產品的列車7日從重慶果園港鐵路專用線駛出,經中老鐵路進入老撾萬象,再到泰國、緬甸。這是長江上游最大內河樞紐港果園港首趟到緬甸的國際多式聯運班列,通過江鐵公海(長江航道、鐵路、公路、海運)聯運串聯長江經濟帶與中南半島。
班列的首發,標志著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依托陸海新通道打通了長江港口至緬甸仰光,可抵達印度洋的新路線。該物流線路開啟了西南地區通往印度洋又一條便捷的物流通道。
“該線路開通后,運輸距離和時限將大幅縮短,單程運輸時間可節約20天左右,將形成比傳統物流路徑更經濟、更便捷的替代方案。”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稱,該線路的開通對其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戰略機遇,促進長江經濟帶、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融合聯動發展,提升陸海新通道對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中老鐵路通車100多天來,中國與東南亞經貿持續快速發展,提升了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重慶綜合服務能力強,西北、華北和華東的貨物先來到重慶集結,再運往東南亞,東南亞的貨物也先來重慶,再完成集散分撥。
陸海新通道首趟中老鐵路班列于2021年12月4日發出。截至3月底,經重慶集散或集結的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班列已經開行了38列,共計972個標箱,累計貨值超2億元人民幣,貨物輻射老撾、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等中南半島國家,并不斷向亞歐大陸腹地延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