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4月8日電 (張芹 呂進)記者8日從武漢海關獲悉,在去年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基礎上,今年武漢海關力爭再分別壓縮20%,即進口整體通關時間39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0.88小時,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近年來,湖北提出著力構建高水平開放的內陸“新沿海”,2021年湖北進出口規模突破5300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外貿進出口規模增長同時,武漢海關口岸通關效率也進一步提升。2021年湖北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至48.8小時和1.1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83.07%和96.46%。
檢疫審批環節,對于資料齊全的,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縮減為24小時;在現場查驗環節,時間限定在4個小時之內完成;推廣“提前申報”……武漢海關綜合業務處處長田帥介紹,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武漢海關制定了包括全面壓減業務辦理時間、優化通關模式等4個方面的29條措施。多方位全鏈條梳理通關環節,將通關前審批環節和通關后查驗、簽證環節均納入時限管理,最大限度地壓縮在海關環節的辦理時限。
“武漢海關推出多項通關便利化創新舉措,成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的‘利器’。”武漢海關綜合業務處業務運行和規范標準科科長盧燕萍介紹,例如,在強化進出口食品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前提下,對進出口鮮活易腐食品實施“抽樣后放行”,大幅縮短了通關時間。以供港鮮雞蛋為例,應用該項創新舉措后,產品通關時間平均減少了5到7天,加快產品流通上市7-10天,降低了企業倉儲成本和商品腐壞風險。
田帥表示,下一步,武漢海關還將進一步開展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專項行動,實現通關效率再提速,口岸營商環境得到再優化,助力湖北外貿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