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戰疫錄)守“滬”日志:讓奶粉尿布“跑”起來 上海力保疫情下母嬰無憂
中新網上海4月10日電 題:讓奶粉尿布“跑”起來 上海力保疫情下母嬰無憂
記者 許婧
記錄所需母嬰用品信息,找出匹配的規格型號、數量再按區域分批分類放置,等待采購人員上門“無接觸取貨”......10日,上海崇明以恒母嬰用品商店的負責人朱建飛同前幾日一樣,早上6點便忙到“飛起”。
“申辦好手續后,我是4號下午進店的,現在是24小時住店不外出,還有3個同事在家接單,母嬰用品的需求量確實非常大,每晚都要忙到12點到1點這樣,倉庫的庫存就快賣完,馬上要去進貨。”電話里,朱建飛的聲音有些急。
截至4月10日,因為疫情十分嚴峻,上海部分封控時間較長的小區,封控已近一個月,較短的也有10余天。不少寶爸寶媽無法外出購買,讓奶粉、紙尿褲等母嬰用品陷入緊缺困境。
朱建飛告訴記者,很多寶寶“口糧”斷了,有米粉的還能先用米粉代替,沒有米粉的是真急死了;有的寶寶紙尿褲告急,尿濕了來不及洗曬連帶衣服都不夠穿,“這些現象非常普遍,聽到就很心焦。”
讓朱建飛欣慰的是,經過層層審批之后,以恒母嬰用品商店以最快速度重新對外營業。崇明的市民購買母嬰用品,可以選擇直接聯系店家或者所在鄉鎮村居的生活物資保供專班,登記所需奶粉和母嬰用品信息,購買成功后,由專班人員統一到店采購再逐一配送到戶。一方面積極聯系貨源,一方面朱建飛也希望市民能夠按需購買,互相理解,共渡難關。
母嬰店內景。 申海 攝自4月8日以來,上海著重打通保供中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面對封控期間日益增長的母嬰用品采購、特別是針對低月齡嬰兒的奶粉需求,不少超市和平臺都開通了“應急特需”服務等通道,最大程度保障特殊人群的需求。
上海市副市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生活物資保障專班負責人陳通說,對母嬰產品的調撥、運輸、配送等予以重點保障,并提請各大電商平臺和商超優先接單和配送。在母嬰產品供應方面,對大眾化母嬰用品需求,重點依托聯華超市、麥德龍、家樂福等綜合性超市賣場企業來滿足。
數據顯示,近10天來,上述超市賣場渠道日均銷售的嬰兒奶粉3500多罐,目前庫存量為13.32萬罐,貨源充足。疫情期間,可以通過上述企業線上手機應用程序下單,由企業線下門店配送至小區。
對個性化母嬰用品需求,上海已經梳理10余家市民較為熟悉的母嬰用品保供企業,及時辦理車輛通行證。陳通表示,上海已推動美團、餓了么等電商平臺與母嬰保供企業實現對接,依托電商平臺匯集市民需求信息,及時對接母嬰用品品牌企業,為市民解決實際困難。
電商平臺和相關企業也做了充分準備,全方位守護上海寶寶的口糧供應。
京東集團副總裁王文博10日稱,通過緊急全國調撥,首批超8萬件包括嬰幼兒奶粉在內的母嬰物資,已由京東物流以專人專車形式運抵上海。其中,部分奶粉送到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用于保障在“親子方艙”中治療的嬰幼兒的需求。后續還將繼續捐贈、配送“親子方艙”所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紙尿褲等物資。
申請到保供通行證后,貝拉米開啟了社群團購,推出四種不同規格的寶寶口糧套餐,盡可能滿足社群中多種需求。了解到上海不少家庭的過敏寶寶短缺特殊嬰幼兒配方奶粉,美贊臣中國從浙江義烏緊急調配了792罐特殊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到24小時便將奶粉運送至上海配送點。美贊臣中國業務集團總裁朱定平表示,將盡一切努力為中國的媽媽與寶寶提供支持,與她們肩并肩戰勝疫情。
“從疫情之前到現在,我們賣的都是庫存,所有商品的價格沒有漲過一分錢,但再進貨后就很難講了。”已從事母嬰用品經營22年的朱建飛說,解了燃眉之急的市民通過各種途徑向他表達感謝,“我覺得有點難為情,作為一個本地人,就希望盡己所能讓娃娃們如常生活,不管有多困難,我都心甘情愿,也相信有這么多力量一起使勁,很快我們便會抗疫成功,回歸正常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