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央政治局研究經濟工作 明確三大重點方向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電 題:中央政治局研究經濟工作 明確三大重點方向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面對國內外多重考驗,此次會議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明確三大重點方向。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發展
當前中國本土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多地正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精準科學施策防控疫情。
會議強調,要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人民的生命健康不能拿來試錯”,國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李陽分析稱,短期內嚴格防疫措施是為了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最大程度減小疫情對經濟運行的影響,更是為提升疫苗接種率、特效藥物研發爭取寶貴時間。從長期看,當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強勁經濟增長動力是可以恢復的。
一個顯著例子是,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深圳等地,目前已陸續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消費、投資需求逐步回升。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正常經濟秩序將快速恢復。
更大政策力度扎實穩住經濟
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長4.8%,經濟繼續穩步恢復。但隨著一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3月以來消費、工業生產等指標明顯回落,中國經濟能否頂住下行壓力受到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中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直面當下變局,會議要求,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扎實穩住經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提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到明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近期中國官方頻繁釋放宏觀政策加力信號。此次會議不僅要求“加快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更強調要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機調控力度,把握好目標導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圍繞上述方向,會議提及一系列具體政策領域,包括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紓困幫扶市場主體、能源資源保供穩價、保障改善民生等。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指出,疫情沖擊沒有改變中國經濟韌性強的基本面,目前應更有重點、更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見效快的政策措施。
有效管控重點風險
國內外形勢愈加復雜嚴峻,統籌發展與安全被中國決策層置于突出位置。會議強調“要有效管控重點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并提及一些市場重點關注領域。
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整面臨新情況新挑戰。會議表示,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受投資者預期和情緒影響,近期金融市場出現一些波動。會議提出,要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積極引入長期投資者,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對于市場普遍關心的平臺經濟監管問題,會議指出,要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
華興資本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認為,中國將繼續努力探索在穩增長、防控疫情、使社會和經濟活動回歸正常三者中尋求平衡。此次會議相關表述有利于各方更好把握下一步重點工作思路和政策部署,穩定市場預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