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30日電 (張澍楠)近年來,芯片概念在A股廣受追捧。同花順iFinD顯示,238家芯片概念股中,超九成實現盈利,同比增幅超10倍的有6家。薪酬方面,9家公司2021年人均薪酬超50萬元。
Top10包攬近半凈利
2021年凈利潤居前十的芯片概念股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中新經緯張澍楠 制圖中新經緯注意到,2021年,上述238家芯片概念股中,218家實現盈利,盈利企業占比約92%,合計盈利1456.59億元。頭部效應明顯,歸母凈利潤(下稱凈利潤)排名前十的公司包攬近半盈利,合計達680.91億元。
其中,京東方A、中芯國際凈利潤位居第一、第二,均超百億,分別達258.31億元、107.33億元;凈利潤“超10億梯隊”的有中興通訊、韋爾股份、歌爾股份、興發集團、明陽智能、比亞迪等28家公司;凈利潤不足1億元的有臻鐳科技、蘇奧傳感、天龍股份等60家公司。
2021年凈虧損的芯片概念股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中新經緯張澍楠 制圖2021年,同益股份、國盾量子、飛天誠信、大唐電信、銘普光磁、唯捷創芯、天和防務、合眾思壯、實益達、旋極信息、華力創通、雷科防務、飛利信、中化巖土、名家匯、翱捷科技、寒武紀、*ST安控、亞光科技、粵電力A這20家公司凈虧潤。
從金額上看,粵電力A、亞光科技虧損超10億,分別虧31.48億元、11.99億元;同益股份、國盾量子、飛天誠信、大唐電信、銘普光磁、唯捷創芯、天和防務、合眾思壯、實益達虧損不到1億元。
6家凈利增幅超10倍
從凈利潤變動幅度上看,238家芯片概念股中,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共175家,占超七成。
2021年芯片概念股凈利潤增速Top10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中新經緯張澍楠 制圖其中,同比增幅超過10倍的有6家,分別為怡達股份、海特高新、士蘭微、國民技術、東芯股份、北京君正,同比增幅為3496.26%、2220.94%、2145.25%、1849.09%、1240.27%、1165.27%。同比增幅在100%-1000%的有65家;同比增幅在0-100%的有104家。
2021年凈利潤降幅居前十的芯片概念股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中新經緯張澍楠 制圖202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的芯片概念股包括中國衛星、海陸重工、中海達、誠邁科技、中孚信息、寒武紀、永安行、天和防務、同益股份、國盾量子、粵電力A、實益達等63家公司。其中,銘普光磁、亞光科技凈利潤同比降超10倍,分別下降1435.11%、3515.56%。
需要一提的是,同益股份、國盾量子、飛天誠信、銘普光磁、天和防務、實益達、華力創通、雷科防務、中化巖土、亞光科技、粵電力A這11家屬于“盈轉虧”。
此外,力源信息、鼎龍股份、怡達股份、永鼎股份、曉程科技、希荻微、亞翔集成、芯原股份、科隆股份、躍嶺股份2021年凈利潤扭虧為盈。
中興通訊研發投入仍最多
上市公司加大研發,無疑是筑牢技術“護城河”、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2021年芯片概念股研發投入情況已經浮出水面,誰最舍得“砸錢”?
2021年研發人數居前十的芯片概念股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中新經緯張澍楠 制圖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上述238家芯片概念股中有232家公布2021年研發人數。其中,研發人數最多的是比亞迪,達到40382人;中興通訊、京東方A、歌爾股份研發人數也均超萬人,分別達33422人、19708人、12859人;研發人數超千人的公司有52家,超百人的有153家,不足百人的包括30家。
研發人數最少的是曉程科技,其2021年研發人數僅13人,比2020年還少一人。
研發人數占比上看,誠邁科技占比最高,達93.04%,對比2020年研發人數占比微升。2021年,研發人數占比超八成的公司包括翱捷科技、芯原股份、富瀚微、恒玄科技、晶晨股份、中穎電子、寒武紀。研發人數占比不足10%的包括中芯國際、通富微電、中晶科技、深康佳A等23家上市公司,深科技占比最低,為2.01%。
研發費用上,上述238家公司2021年研發投入合計1273.06億元,2020年該數據為1019.37億元。由此可見,芯片概念股在2021年進一步重視科技研發,提升研發投入。
中興通訊研發投入仍最多,達188.04億;京東方A、比亞迪分別排在第二、第三,研發投入為124.37億、106.27億;研發投入不足1億元的有95家公司,曉程科技最低,為0.05億元。
24家芯片概念股研發投入同比減少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中新經緯張澍楠 制圖橫向比較看,24家公司研發投入少于2020年,翱捷科技下降最大,比2020年減少10.83億元;其次是中芯國際,減少5.51億元。中興通訊研發投入增加最多,比2020年增加40.07億元;京東方A、比亞迪研發投入總額均增加超20億元。
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上,寒武紀以157.51%的占比居首,不過該占比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寒武紀2020年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收比例為167.41%。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收比例較低的為蘇州高新,占比0.21%。
需要一提的是,近五成(113家)芯片概念股2021年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收比例較2020年有所下降,翱捷科技占比由2020年的195.31%降至2021年的48.13%。而天和防務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收比例由2020年的9.53%增至2021年的21.65%。
10位董事長加薪超百萬
2021年芯片概念上市公司董事長薪酬Top10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中新經緯張澍楠 制圖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1年,203家芯片概念股公布董事長薪資。中興通訊、力源信息董事長分別以845萬元、833.79萬元的薪酬居第一、第二;年薪同樣超百萬的還有101家公司。
力合微、中海達董事長年薪較少,均不足10萬,分別為2.40萬、0.24萬。力合微稱,董事長賀臻在公司關聯方獲取報酬。中海達公告顯示,董事長廖定海并未在公司關聯方獲取報酬。
10家公司董事長2021年薪酬同比增加超百萬,中國寶安董事長薪酬增加410萬;其次為力源信息董事長,薪酬增371.02萬。芯源微董事長2021年薪酬160.65萬元,同比降433.61萬元,降幅較大。
董秘薪酬上,2021年,京東方A、中科曙光、創維數字董秘薪酬均超400萬。與2020年對比,中科曙光、威孚高科、長飛光纖、京東方A、中國寶安董秘獲“百萬加薪”,中科曙光董秘薪酬增超200萬。
2021年芯片概念上市公司人均薪酬Top10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中新經緯張澍楠 制圖人均薪酬方面,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翱捷科技人均薪酬較高,達到78.42萬元;另有8家公司2021年人均薪酬超50萬,分別為芯原股份、希荻微、寒武紀、東芯股份、北京君正、富瀚微、思瑞浦、晶晨股份。
人均薪酬不足10萬的有12家公司,分別是:臺基股份、華天科技、榮晟環保、超華科技、仕佳光子、深科技、澄天偉業、共達電聲、科隆股份、歌爾股份、中晶科技、永安行。(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