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毛同輝認為,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釋放創新動能,保持創新良好勢頭,不僅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國際形勢復雜動蕩等不利環境下通過創新發展提振經濟,實現“穩”的迫切需要,更是著眼長遠,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實現“進”的必然要求。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等國內外因素疊加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在這種形勢下,創新發展勢頭依然不減,成為穩定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經濟實現平穩增長。這其中,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新產業不斷成長。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8%,均保持較快增長。另一方面,代表科技創新的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速。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7.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2.7%、14.5%。這些均凸顯了市場對創新發展的信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后勁所在、韌性所在。尤其是在經濟遭受疫情沖擊,并面臨國際需求不振、地緣政治沖突、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等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經濟的強勁韌性主要來源于勢頭不減的創新發展。當前,旅游、餐飲、制造業等許多實體行業受到疫情沖擊增長放緩,與此同時,一些依托數字技術創新而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如電商直播、遠程醫療、在線教育、智能投遞等卻快速發展,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新的“動能擔當”。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釋放創新動能,保持創新良好勢頭,不僅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國際形勢復雜動蕩等不利環境下通過創新發展提振經濟,實現“穩”的迫切需要,更是著眼長遠,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實現“進”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們務必要保持定力、堅定信心,大力推動創新發展,為創新突破創造一切有利條件,讓創新活力如泉水噴涌。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各級政府部門要不斷增強對企業創新的激勵力度,不折不扣落實好一系列扶持創新的政策,如針對科技人才的各種松綁激勵政策,針對科技企業的各種稅費優惠,并發揮好各類產學研合作平臺的作用,推進國家“專精特新”專項行動計劃等,助力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創新需要要素流動暢通、供需鏈條貫通的市場環境。當前,亟需盡快克服疫情帶來的生產物流體系梗阻、企業資金周期拉長等問題,疏通難點堵點,為企業創新發展“活血化淤”。同時,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長期以來的部門利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壁壘,讓更多人擁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創新,為新興產業的衍生和培育打下良好基礎。(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