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5月2日電(郭其鈺)從浙江杭州市區出發約70公里,即到達杭州市桐廬縣蘆茨村。春日里,富春江畔的蘆茨村分外秀美,一排排民宿面向綠水、背靠青山,與田園鄉村融為一體。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鑒于當前疫情形勢,市內游、近郊游成為大多民眾的出游選擇。作為浙江首個鄉村慢生活體驗區,蘆茨村吸引了一批批來自周邊城市的游客。
布置房間、更新菜單……早在“五一”假期前,蘆茨村“鳳仙閣”的老板章梁雄已經在做準備。“近期受疫情影響,客人相對較少。我們正好利用這段時間可以做足準備,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他看來,短暫的休整是為了更好地積蓄能量。
今年42歲的章梁雄,是蘆茨村返鄉開民宿的代表之一。近年來,他和家人一邊經營一邊享受天倫之樂,他直言說:“靠著綠水青山,在家門口就能賺錢,真的很好。”
游客掃“民宿智腦——蘆茨慢生活”小程序二維碼 桐廬宣傳部 供圖早些年,蘆茨村因位置偏僻,村民“靠山吃山”,通過砍樹賣木材維持溫飽。隨著村莊環境整治提升,蘆茨村依托富春江發展起了鄉村旅游業。
風景變“錢景”,美了鄉村,富了村民,也吸引越來越多城里人走進鄉村,真正將美麗環境轉化為“美麗經濟”。原鄉蘆茨民宿老板尹明海就是一位來自湖南的投資人,他坦言:“當初只是偶然前來游玩,沒想到一眼就被這里的綠水青山所吸引,當即決定留下創業。”
“環境好了,游客多了,收入增加了,村民們越來越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蘆茨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方祖春告訴記者,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村民們還自發整修河道、養護山林,當地通過美麗庭院家家建、截污納管戶戶清、垃圾分類日日凈等方式,促使美麗生態實現了從“一時美”向“長期美”的轉變。
隨著全域發展旅游業,蘆茨村還創設了“蘆茨紅”黨建品牌,通過組建“蘆茨紅警務室”“蘆茨紅微法庭”“蘆茨紅消防站”等一系列特色黨建陣地,增強基層治理力量,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莊”,營造平安和諧的旅游經營環境。
有了美麗,有了和諧,“未來鄉村”如何更“聰明”?借勢浙江數字化改革東風,蘆茨村率先建成了浙江首個村級“民宿智腦”數字治理系統,將核心業態和村民共治以“一張圖”的形式賦能聯通。
“吃喝玩樂,只要點點手指,就能得到想要的旅游信息,太方便了。”在蘆茨村,隨處可見“民宿智腦——蘆茨慢生活”小程序二維碼。來自杭州市區的游客劉女士掃碼之后,停車、民宿餐飲預定、線路推薦、景點講解等一應俱全的服務讓其連聲夸贊。
蘆茨村數字駕駛艙。 桐廬宣傳部 供圖“自從有了‘民宿智腦’,村里的民宿業發展如虎添翼。”方祖春說,該平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賦能鄉村發展,實現全村民宿的高效管理、貼心服務、精準營銷,數字化的“小民宿”闖出了共同富裕的“大產業”。
據統計,2021年蘆茨村民宿達180余家,形成了大眾民宿產業集群、白云源景區民宿產業集群和青龍塢藝術谷區,旅游經營收入1.96億元,游客接待量139萬人次,村集體收入182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8萬元。
“宿”在鄉村,看山望水寄鄉愁。今年“五一”前夕,浙江多地文旅部門推出消費券、免票游、半價游等優惠措施助力本地游市場,既讓消費回暖不斷線,又讓詩和遠方觸手可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