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5月3日電(林浩任仕美)廣西商務廳廳長、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主任楊春庭3日介紹,今年以來,廣西自貿試驗區推動重點產業項目落地,一季度,新設立企業7294家,同比增長15%,實際使用外資6929萬美元。
楊春庭表示,廣西自貿試驗區自2019年8月30日正式掛牌以來,在政府職能轉變、投資貿易便利化、通關便利化、金融開放、現代服務業發展等眾多領域大膽改革,打通產業發展瓶頸,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截至今年一季度,國家賦予的120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全面實施。
其中,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探索開展“保稅維修+加工貿易組合業務”新模式,降低企業采購及物流成本;欽州港片區推出進口植物產品“分類管理”業務改革,實現大宗散裝進口植物產品“船邊直提”;崇左片區創新跨國出入境車輛邊檢快捷通關新模式,成為中國首個啟用快捷通關查驗模式的沿邊口岸,保障疫情下跨境物流暢通。
為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機遇,廣西自貿試驗區促進進口貿易創新,探索開展保稅維修、跨境電商零售部分進口藥品等業務,全力加快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
“上述創新舉措有力促進了產業聚集發展。”楊春庭介紹,今年一季度,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工業投資增速達207.1%,簽約入駐南寧泰克半導體存儲產業研發基地一期、華芯邦集成電路晶圓級封測與集成創新型產業基地等8個電子信息產業項目;欽州港片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8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4%;崇左片區跨境電商貿易貨值同比增長70.5%。
楊春庭表示,當前,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已步入“拓開放、聚產業、快發展”階段,接下來,將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人才、資本等要素集聚,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
據悉,截至3月31日,廣西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立企業超6萬家,是成立前的17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