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5月2日電(記者 黃慧)在全球疫情反復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嚴峻復雜,穩外貿壓力巨大。放眼各地,千方百計穩住外貿基本盤成為重要動作。
作為外貿大省,今年1月至3月,浙江實現進出口總額10761.5億元,同比增長24.4%,進出口、出口增長貢獻率居全國首位,為中國經濟“添動能”。浙江何以破局,實現外貿穩中有進?
洞見外貿增長強勁動能
從產品結構來看,一季度浙江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24.5%,占比為44.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70.1%,占比為12.2%。從市場來看,一季度浙江對歐盟進出口同比增長30.7%;對美國進出口同比增長26.2%,對東盟進出口同比增長18.3%。
浙江省商務廳對外貿易發展處副處長李琳對此解讀道:“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等出口表現強勁,彰顯了浙江產業的優勢所在。歐盟、東盟等主要市場增長較快,說明國外需求較為旺盛。”
今年1月揚帆起航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也為浙江一季度外貿“開門好”增添了新動能。一季度,浙江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2624.4億元,同比增長14.3%。
將目光對準浙江義烏,眼下,浙江棒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乘上RCEP機遇,加快投資布局,發力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實力。“我們在越南工廠的織造車間、染色車間等正在有條不紊地建設中,縫制車間已基本完工。”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經過多方考察,我們最終決定在越南投資設廠。”在其看來,越南具有地理位置相鄰、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可大幅提升企業對海外客戶的交付能力。
將目光轉向外貿大市寧波,作為觀察外貿的“晴雨表”,寧波舟山港的繁忙從側面反映出浙江的發展韌勁和活力。一季度,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03億噸,同比增長3.4%;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9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9%。
領航數字貿易“新賽道”
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數字貿易成為推動全球經貿復蘇、重塑全球經貿格局的重要力量。于數字經濟大省浙江而言,數字貿易發展具備的良好基礎和先發優勢,按下外貿發展“加速鍵”。
從一季度數據來看,浙江數字貿易進出口總額1184.5億元,同比增長16.7%,增長態勢強勁。其中,跨境電商進出口780.3億元,同比增長17.2%。
從深層次透視,浙江積極搶抓數字貿易機遇,力爭厚積薄發。浙江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率全國之先,發力加強數字貿易頂層設計,完善制度監管。如圍繞數字貿易全產業鏈,浙江制定出臺了全國首個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印發的數字貿易政策文件《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的若干意見》。
同時,該省通過打造數字自貿區、大力推進國家出口基地建設、探索建設數字貿易示范區等舉措打造示范載體,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
剖析浙江數字貿易發展,作為外貿新業態,展現出強勁發展活力的跨境電商值得關注。
“目前,浙江共獲批1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率先實現了省域全覆蓋。跨境電商成為浙江外貿穩中提質的重要支撐。”浙江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
除數量優勢外,浙江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質量也關系著跨境電商發展成色。近日,商務部對前五批105個中國跨境電商務綜試區開展首次建設進展評估。杭州、寧波、義烏3個綜試區被列為全國十大優秀綜試區,浙江席位占比全國第一。
為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浙江還印發三年行動計劃,力爭2023年實現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總額突破50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
千方百計為外貿保駕護航
一組組頗為亮眼的數據背后,浙江如何為外貿保駕護航值得觀察。
穩外貿之路上,該省下好先手棋,出臺多項穩外貿政策,從金融服務、外貿、匯率避險、跨周期調節等角度為企業提供支撐。
疫情之下,放眼全球開拓市場、培育新增長點仍極為重要。為此,該省創新推出浙江出口網上交易會,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今年一季度,浙江舉辦出口網上交易會37場,覆蓋北美、日韓、俄羅斯、東南亞等地采購商2741家次,實現“一對一”洽談6688次。
對于成立已有近40年時間的金華市武義縣方氏茶葉有限公司而言,參加網上交易會是件新鮮事。該企業負責人方理表示,以往企業做外貿業務需通過中間商,通過這種形式可實現直接與國外企業對接,直觀了解國外市場需求,后續將有針對性地生產相應產品。
李琳表示:“我們還積極評估目前境外舉行的專業性展會情況,推廣‘線下實體展示+線上即時洽談’的代參展模式,以新的形式助企業‘走出去’增加訂單。”
千方百計助企業廣拓市場的同時,浙江亦注重傾聽企業聲音,對癥下藥為企紓困。據介紹,浙江省出口專班保持常態化運行,密切關注外貿形勢,研究外貿企業面臨的新問題,并部門協同做好解題。如此前舉行的第131屆廣交會期間,浙江便召開了一場外貿形勢座談會,針對企業難題一一作出回應。
此外,該省還發力持續培育提升外貿主體、高質量建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多措并舉之下,浙江正上下同欲為外貿企業保駕護航,讓企業“輕裝上陣”,無畏前行。
目及未來,浙江將進一步落實落地落細穩外貿政策包,打好系列拓市場組合拳,大力培育外貿新增長點,強化風險應對,推動外貿企業覓新機開新局,行穩致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