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6月10日電 題:強基、精準、創新——深圳打出產業集群“組合拳”
新華社記者孫飛、印朋
制造業立市“強基”、15%市域面積建設園區、強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錨定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目標,“創新之城”深圳近期持續出臺新舉措,打出堅定有力的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制造業立市,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車產線忙碌、車鳴清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4.6%,達到近30萬輛??偛课挥谏钲谄荷絽^的比亞迪公司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0萬輛,同比增長136.5%。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制造業的“定盤星”作用更加凸顯。
在有“世界工廠”之稱的珠三角,從地方兩會到近期出臺的舉措,經濟大市深圳多次強調“制造業立市”,增強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
6月上旬,深圳發布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提出一系列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的政策。
20個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包括網絡與通信、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超高清視頻顯示等;8大未來產業則有合成生物、腦科學與類腦智能、量子信息等。
“意見提出的‘20+8’產業集群都是深圳具有一定領先基礎的產業,政策的推出顯示深圳堅持制造業立市‘強基’的決心,也對深圳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具有重要作用?!鄙钲谑薪ㄔO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研究中心副主任譚剛表示。
一季度,深圳20個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合計實現增加值2776.28億元,占GDP比重為39.3%。
精準布局,15%市域面積建設園區
市域面積本就十分緊張的深圳,將堅持集中連片、集約節約,突出高端先進制造,規劃建設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形成“啟動區、拓展區、儲備區”空間梯度體系,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
土地是深圳最稀缺的資源和市場要素。300平方公里園區占深圳總面積1997.47平方公里的約15%,足以看出深圳的決心。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疏梅說:“空間是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要素,產業空間保障給了企業很大信心?!?/p>
今年6月,深圳市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重大項目開啟全面主體施工。這一項目重點布局6英寸碳化硅單晶襯底及碳化硅外延片材料,項目一期投資32.70億元,達產后將實現年產10萬片碳化硅襯底與25萬片外延片。
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導體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曾江說,深圳相關政策精準布局,明晰了空間定位和具體的支持方向,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構建同城同域緊密融合的“產業朋友圈”。
原始創新,挺進科技發展深水區
深圳發布的意見同時提出,堅持自立自強、創新引領;強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前沿技術研發,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構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
作為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陣地的核心承載區之一,深圳光明科學城正在成為高端科研資源聚集地和原始創新策源地。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等項目已在光明科學城投入使用,材料基因組等設施平臺正在加緊建設。
“搭建從源頭創新到技術孵化,再到應用落地的創新生態鏈,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鄙钲诠饷髂X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更多基礎研究之“樹”,正在不斷成長。
位于深圳的新型科研機構鵬城實驗室,致力于建設關鍵大科學裝置“鵬城云腦II”,打造人工智能基礎性研究平臺,算力和數據吞吐能力居于世界先進水平。
“客觀來看,深圳‘20+8’的一些產業鏈還存在‘卡脖子’問題,要持續創新驅動、攻堅研發、暢通鏈條,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敝袊?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共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汪云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