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6月11日電(記者 陳靜)6月11日是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副主任,肝臟外科兒童病區主任羅毅當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兒童肝移植患者中,先天性膽道閉鎖者居多,占到兒童肝移植手術的70%-80%的比例。
羅毅說,對于先天性膽道閉鎖患者而言,通過肝移植可以完全治愈,絕大部分孩子可以正常長大,可以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現在患兒一年的生存率現在其所在醫院可達到95%以上,10年生存率是89%左右。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發起的“新苗助學公益項目”聚焦器官移植術后青少年兒童的教育與發展,為器官移植新苗寶貝提供公益助學金和公益獎學金。2021年1月“新苗助學公益項目”正式啟動時共入組48位器官移植的兒童,分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15家醫療機構。
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方面當日表示,中國每年約有1500名青少年、兒童接受器官移植手術重獲新生。目前,國內的器官移植主要是心肺肝腎四大器官,其中,腎臟移植和肝臟移植數量最多,肝臟移植基本上占到每年所有器官移植數量的30%-35%。
“新苗助學公益項目”協辦方,健耕醫藥高級副總經理楊曉嵐接受采訪時表示:“‘2022新苗助學公益項目’將持續擴大規模,計劃新增38名小學生、20名中學生、8名大學生助學金名額。同時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也將聯合相關公益平臺,希望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幫助更多的患者?!?/p>
“很多經歷器官移植后的青少年,生活都很不容易,我們希望借助公益項目,幫助更多器官移植術后的青少年兒童完成學業,讓他們帶著感恩、樂觀的心態繼續生活。同時,我們也期待此次公益行動進一步提升公眾對器官移植的關注,帶動更多行業伙伴加入此慈善項目,助力健康中國2030。”楊曉嵐說。
據了解,羅毅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自2006年開始至今,已完成2693例兒童肝移植手術,連續8年位居全球單中心兒童肝移植數前列。兒童肝移植現在目前的適應癥,主要是先天性膽道閉鎖患者。他們出生以后膽管發育不良,先天性膽道閉鎖引起黃疸和肝硬化。羅毅說,先天性膽道閉鎖患者是最大的受體的適應癥的群體,占到兒童肝移植手術的70%-80%的比例。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的疾病或者不明原因的肝硬化引起的終末期的肝病都需要進行肝移植手術。這位專家表示,按照出生率來看,可能每年需要做手術的孩子是3500到5000例,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沒有接受手術,所以依然任重道遠。
羅毅告訴記者,學齡期兒童接受肝移植手術后一個月左右可以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狀態,術后半年可以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拔覀冎委煷蟛糠指我浦矁和净嫉氖橇夹约膊。我浦埠笫强梢酝耆謴偷秸5臓顟B?!彼榻B,迄今為止,仁濟醫院完成的2693例兒童肝移植手術,小患者在遠期生存都是挺好,完全恢復到正常孩子生活的狀況。他們和正常孩子的區別就是早晚需要服用免疫制劑。
羅毅說:“雖然大多膽道閉鎖患兒都需要做肝移植,但不會像腫瘤一樣復發,一般來說,患者術后半年就能恢復健康,但需要按照醫生的指導服用抗排斥藥物和隨訪。”據他介紹,仁濟醫院肝臟移植手術成功率在95%以上,兩歲以內的膽道閉鎖患兒術后一年生存率94%,五年生存率91%,十年生存率89%左右?!?/p>
肝移植對于供者來說有怎樣的影響?羅毅介紹,醫生首先會確保供者在安全范圍內進行器官捐獻手術,2歲以內的肝移植患兒只需要做一個左外葉的捐獻,捐獻供肝的量是在200-300g,大概占到成年人肝的五分之一左右。羅毅說,對于供者來說,唯一的影響就是手術的打擊,術后很快就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肝臟是人體再生能力最強的器官,一般來說,捐肝術后1-2個月的時候,供者肝臟的體積就可以增生到捐肝之前的狀態,對于供者遠期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
當日,本次獲得公益幫扶的患者家屬李女士(化名)告訴記者:“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被確診膽道閉鎖,后來在上海仁濟醫院完成了肝移植手術及后續恢復治療?,F在孩子9歲了,正在青浦區徐涇鎮上小學,非常感謝健耕醫藥和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能夠切切實實幫助我們,幫助孩子完成學業,減少了我們的負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