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廊坊6月16日電 (宋敏濤 王滿鳳)將成熟的甜瓜摘下,貼上可追溯的標簽,送到基地的處理中心,統一包裝、分揀……16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楊稅務鎮孟村村民劉建兵早早起床,忙著摘瓜、裝箱、外運。2小時后,他將5500公斤的“金都蜜瓜”送到了老客戶手中。
“我們家8畝地全部種的是蜜瓜,一畝地能產3500公斤,一點兒都不愁賣。”在孟村有70%以上農戶種蜜瓜,種植面積超過了2000畝。劉建兵說,大棚蜜瓜生長周期短、效益高。這茬蜜瓜收獲后,7月份還能再種一茬西紅柿,一年下來8畝地的純收入能達到15萬元。
在楊稅務鎮大北市村蜜瓜產業基地,溫室大棚采取“蔬菜蜜瓜”的種植模式,每年種植兩茬。目前,種植的“金都蜜瓜”共有20多個優良品種,已全部上市。
圖為安次區楊稅務鎮“金都蜜瓜”種植基地,瓜農將蜜瓜運到密瓜交易中心。 鄭晨子 攝“我們村的蜜瓜種植起步于1995年,目前帶動了村里480多戶村民參與種植,種植面積約2000多畝地。”大北市村黨支部書記徐文海說,他們定期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推進育苗、種植、銷售等環節的專業化,已實現規模效應。
據介紹,安次區自1987年開始引種“伊麗莎白”甜瓜,1997年被中國特產研究會命名為“蜜瓜特產之鄉”。1995年,安次區把年產厚皮甜瓜系列定名為“金都”牌蜜瓜,并申請了商標注冊,于1997年7月正式公布使用。
圖為安次區楊稅務鎮“金都蜜瓜”種植基地,瓜農正在忙著將蜜瓜打包、裝箱、外運。 鄭晨子 攝目前,安次區形成了以楊稅務鎮為核心的萬畝金都蜜瓜基地,輻射帶動全區4個鄉鎮20余個村街發展蜜瓜種植,年產蜜瓜5.88萬噸,主要銷往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等地,產值可達1.7億元。
近年來,廊坊市安次區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結合全區實際,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和農作物品種,發揮獨特區位優勢,楊稅務鎮金都蜜瓜種植片區作為安次區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實現了農業增收、農民增收,讓老百姓通過蜜瓜產業,過上了“甜蜜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