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6月16日電 (記者 鄭瑩瑩)以“新氣象、新動能、新未來”為主題的2022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暨“潮涌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啟動儀式16日在滬舉行。總投資5658億元的322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627億元的48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
本次大會,總投資5658億元的322個重大產業項目實現簽約。據介紹,該簽約項目數與總投資額均高于去年,體現出上海堅決打贏經濟恢復和重振攻堅戰的信心與決心。這些重大產業項目,既涵蓋了“3+6”新型產業體系,也包括一批金融、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項目。
會上還宣布了總投資1627億元的上海全市48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涵蓋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等多個領域。
另外,會上,上海還發布了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個“新賽道”行動方案。具體如下:
一、布局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字與實體經濟融合共進。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方案提出,要堅持全球視野、創新引領、市場主導、賽道思維,圍繞數字新產業、數據新要素、數字新基建、智能新終端等重點領域,深度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加強數據、技術、企業、空間載體等關鍵要素的協同聯動。到2025年,國際數字之都形成基本框架體系。展望2035年,上海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主要城市前列,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二、布局綠色低碳新賽道,推動生產方式加快優化升級。方案提出,要搶抓能源清潔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過程高效化、終端電氣化和資源循環化“六化”市場需求,圍繞“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五大領域,按照上海已有優勢的“領跑賽道”、快速增長的“并跑賽道”、應用場景帶動的“新興賽道”和集成創新突破的“彎道超車賽道”,發力10大賽道36個細分行業,并形成了一批關鍵技術和企業清單。到2025年,產業規模力爭突破5000億元。
三、布局元宇宙新賽道,推動虛擬與現實共生蝶變。元宇宙是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交互的重要平臺,后疫情時代將催生這個產業蓬勃發展。上海擁有海量的數據資源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也是全國“雙千兆寬帶第一城”。方案提出,要瞄準元宇宙前沿技術、交互終端、數字工具等關鍵方向,充分激發需求牽引作用,深度開放商業、教育、文娛、醫療、智能制造、協同辦公等場景,發起設立百億級元宇宙新賽道產業基金。打造1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頭部企業、100家掌握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打造“50+”示范應用場景,“100+”標桿性產品和服務。到2025年,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并帶動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躍上新臺階。
四、布局打造智能終端新賽道,推動研發制造和市場應用。智能終端作為數字經濟硬件載體,具有技術迭代主導權、行業標準定義權、價值格局分配權,是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提升大國競爭力的重要引擎。方案提出,要瞄準當前市場認可、未來有爆發潛力的智能終端賽道,加快謀劃布局,完善生態體系。重點發展智能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交互終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六大終端產品,夯實硬件、軟件兩大基礎支撐體系,引進和培育50家以上“隱形冠軍”“小巨人”“專精特新”企業,支持企業在基礎軟件等一批關鍵基礎技術創新突破,開展消費終端爆品、龍頭企業打造等專項行動,形成100款核心拳頭產品,到2025年,智能終端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初步形成多層次、成體系、深融合、強互聯、多品牌的世界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