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6月16日電(王小樓 張燕)“收納師是物品整理師,是空間規劃師,是心靈凈化師”。80后收納師吳波在“數字化時代 尋找靈活就業新36行”全網征集活動啟幕會上說。
作為近幾年逐漸走俏的小眾新興職業,收納師逐漸被人們所熟知,也給家政服務業帶來新風尚。“收納的本質是規劃。”16日,吳波告訴記者,收納不僅是上門做物品的歸類擺放,其最重要的價值在于根據客戶的真實需求進行空間的“規劃”與“設計”。
“最開始從事這份新職業,家人朋友都不認可我的選擇,引來不少質疑的目光。但我認為收納師行業是一片藍海,時間會證明我的判斷,這才就有了今天的‘吉日里’。”作為吉日里生活服務(重慶)有限公司負責人,談起自己這份新職業,吳波滔滔不絕。記得創業之初,收納服務全由吳波帶隊親力親為,因為積攢下來的良好口碑,公司在業界開始嶄露頭角,如今已發展成一家擁有20余名專業收納師的日式高端家政服務公司,業務涵蓋收納師創業培訓、收納產品開發、短視頻運營等。
“針對家庭每個成員不同生活習慣、愛好、物品數量、身高體型等的考量,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動線交叉、使用不便、空間浪費、物品與家具尺寸不契合等問題”。吳波說,在收納的過程中,他會教給客戶一些收納小技巧,例如羽絨服怎么疊放才能精致小巧,實現空間利用率的最大化。通過定期舉辦沙龍活動,免費為大家分享收納知識。這些都能幫助客戶構建更具有實用性,物品放置更有序的家。
從最開始的沒有訂單收入,到現在的月入過萬。同樣是80后收納師的張杰向記者分享了他的入行故事。
客戶渠道難找,幾乎是所有新興職業的“通病”。“最開始幾個月沒有生意,對于37歲的我來說,很難熬。”跨行創業的張杰稱,雖然潛在客戶很多,但創業之后才發現,沒有知名度的新團隊想要打開客戶渠道,實屬不易,但憑借之前多年的地產從業經驗,張杰的團隊與小區物管達成合作,物管的“背書”在張杰與客戶之間搭起了信任溝通的橋梁。如今,張杰已是一名月入過萬的創業老板。
收納師是一份自由的職業,不會像傳統職業一樣被“鎖”在辦公位上。“我們沒有守在辦公室,大家各自去尋找客戶,有生意就共同規劃設計,再一起上門服務。”張杰稱,收納師團隊里還有不少兼職“寶媽”,他們用閑暇時間參與工作,既避免與社會脫節,還能以工資貼補家用。
張杰告訴記者,“收納師的入行門檻并不高,培訓費市場價僅5000元左右,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收納師,對工作的熱情必不可少。”讓張杰至今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天下午五點接到客戶訂單,他就安排團隊立刻動身去上門服務,直到次日凌晨才完工。原來是客戶的父母要到家里“視察”,客戶才緊急下單求助,張杰因此與他結緣,至今兩人已“稱兄道弟”。
據了解,國家人社部在2021年1月公示了21個新增的職業工種,在“家政服務員”職業下增設“整理收納師”工種,收納師正式成為一種被認定的新職業。在張杰看來,國內整理收納行業年產值已達千億元,收納師正以一種嶄新的身份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來,目前重慶已有百余家收納服務公司,市場需求會日益旺盛,收納行業發展前景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