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長春6月17日電(譚偉旗)加工車間內,王智盯著運轉的設備,神情專注嚴肅。這一次,他承擔的是一款新型發動機的試制任務。項目前期已經經過反復修改和調試,現在進入關鍵時刻,他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
今年43歲的王智是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院試制所機加中心數控班班長。他的職責是將設計師們設計的新產品,由二維圖紙、三維模型轉化成實物,再交付實驗部門進行新產品實驗數據的采集和驗證。
王智在挑選加工刀具。 受訪者本人供圖工作之余,王智的日?!皭酆谩本褪菍W習更多技能本領。“夾具設計、CAD/CAM軟件等,都是我利用空閑時間自學的,五軸后置程序和設備仿真程序也是我開發的?!蓖踔窍蛴浾呓榻B著。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我們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才能不受制于人?!蓖踔钦f,通過大家多年不懈創新,他所在的團隊已經具備了從直列發動機到V型12缸發動機的完全自主加工制造能力。
發動機的開發設計、加工制造難度極大,正是有了王智這樣的扎根于生產一線研發制造的工匠,中國的發動機技術、質量才得以突破提升。
曲軸是發動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以往的拋光設備都是從德國引進。由于設備廠家技術封鎖,每個產品升級換型或新產品試制都需要向設備廠家支付高額的技術支持和輔件費用,這給曲軸換型拋光帶來了技術瓶頸。
“我們能否實現曲軸拋光的自主加工,不再指望別人?”王智的心中產生了這個想法。于是,王智帶隊不斷摸索,調試確定了300余個參數的含義和功能,設計輔件42種,最終掌握了曲軸拋光換型的關鍵技術和方法,擺脫了零件換型要依靠設備廠家技術支持的困境,實現曲軸拋光從單一品種向多品種快速換型試制技術的突破。
2021年,王智帶領數控團隊完成了應用于L平臺整車驅動橋的減速器殼體,結束了需要從國外進口的歷史;完成了北京冬奧會雪車項目冰刀的試制加工任務,助力實現國產雪車“零”的突破。
今年,王智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斑@不僅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責任。我將繼續踐行工匠精神,以技能報國,為強大民族汽車工業、助力紅旗品牌躍遷發展繼續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