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6月17日電(陳佳欣 張燕)“一代人、一個家庭、一套房子,用我們自身的文化知識改變現在鄉村住宅的居住環境,讓鄉村住宅更宜居、更生態。”智慧鄉建設計師王東作為靈活就業的代表在“數字化時代尋找靈活就業新36行”全網征集啟幕會上說。
一份訂單 開啟職業新賽道
深耕設計行業十年的王東是河北中標咨詢公司負責人,從空間設計師轉型智慧鄉建設計師,緣于一份不好拒絕的訂單。17日,王東向記者講述了他從事這份新職業的故事。
2019年,重慶綦江的一個客戶想要改造老家住房,通過豬八戒網5次聯系王東的團隊,他最終選擇接下這個訂單。“這個客戶出來打拼20多年了,父母年邁身體不行,就想著回家養老。”王東回憶,面對接手的危房,他們鉆研結構、園林景觀、安全性等設計,最終建成一棟現代化住房。當地的老鄉們看到改建的新房,都羨慕不已。
“對于創業群體來說,選對行業,選好賽道,是一切的起點。”王東意識到,鄉村住宅改造費用低需求大,這是可以普及的。設計師通過網絡獲取訂單并給出設計方案,再由當地的裝配式工廠提供建筑材料,讓施工隊按照方案施工。
王東算了一筆賬,建筑面積200平米左右的房子,按照傳統建造改造方式,價格在30到40萬不等,采用裝配式建造法,10天左右就可搭建完成,費用也僅為前者的七成左右。
王東分享靈活就業故事。 馬佳欣 攝瞄準方向 深耕新興行業發展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特有住宅文化,農村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從只滿足的居住,到現在不斷提高的生活質量,不斷變化的生活習慣。鄉建住宅就成了一種文化表達。”王東介紹,尋求鄉村住宅改造的客戶,大多是想要升級居住環境的農村住戶,還有一部分是返鄉人士,他們想要延續城市的生活環境和習慣。
這樣的市場需求催生出行業發展的巨大潛力。自2019年,王東在豬八戒網上開始陸續接到鄉村住宅改造的訂單,從剛開始3到5個詢單,到2022年上半年就有上百個咨詢,業務遍布全國多個省市。
“在我接觸的企業中,目前從事這個行業的也就幾十家。”在王東看來,該行業離做大做強還有距離。因人才緊缺和供需信息對接不充分,去年10月,王東的公司發布鄉建設計師招聘信息,接收求職意向600余個,溝通165人,最終滿足職業要求的的不足10人。
如何吸納人才是待解決的長期性問題。王東說,這個行業的入行門檻并不高,專業面寬卻不深,由于資金的限制,在空間改造和材料選擇上要求也不高,難度系數較低。目前,該行業供需對接主要依靠互聯網平臺,平臺對于地區的深入程度影響著供需雙方。
鄉土情懷 根植“希望的田野”
見多了鄉村的歐式小洋樓,更懷念中式元素的美感,王東將當地的民風民俗、建筑特色、智能化家裝設施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給予鄉村家庭全新的居住體驗。
王東坦言:“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會有情懷,因為接觸的都是老房子、老物件。”建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發展方向,這份傳承在建造當地的特色建筑過程中得以延續。
王東認為,美麗宜居鄉村需要鄉村家庭合力打造,鄉村住宅的改造,是對村容村貌的提升,也是對鄉村振興的有效助力。智慧鄉建設計師省成本不省美感,以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獻力。依靠豬八戒網接單的王東,由于公司訂單主要來源于重慶用戶,未來他已計劃將公司搬至重慶發展。
據重慶市鄉村振興局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已累計創建美麗宜居鄉村1239個。王東期待能在鄉村建筑公益項目上釋放能量,“我們更希望做一些鄉建設計公益項目,期待未來能尋找到相關渠道,結合鄉村振興,提供我們的公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