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6月19日電(董易鑫 李曉艷)近年來,隨著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外賣騎手、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幅增加,其社會保障缺失問題日益凸顯。在浙江省金華市,為解決上述問題,今年以來,該市為當地15.1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了就業創業、居住教育、職業傷害保障等服務,目前已理賠359.67萬元。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擴中’‘提低’九大重點人群之一。金華新就業形態活躍,但新就業形態領域存在保障覆蓋不夠廣、保障力度不夠深、部門協同不夠充分等問題。為此,我們打造了精準覆蓋、層次豐富、保障充分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公共服務市民化。”金華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市社保中心主任張政說。
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缺失等方面,金華市還打造了“工傷+補充+商業”參保新模式。即破除政策壁壘,突破用工、年齡限制,明確發揮用工主體作用的網絡平臺可以為新業態從業人員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同時參加工傷補充保險。
截至目前,該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保約6.5萬人,工傷補充保險參保單位313家,參保人數1.5萬人。
以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為起點,今年以來,金華市全面實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會保障集成改革。此外,該市相關部門還深入快遞、外賣、網約車等企業和行業主管部門,先后召開12次座談會、發放約2000份問卷,并進行實踐體驗,從勞動者角度梳理需求,集成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各類服務,提升其工作滿意感、生活幸福感、權益獲得感。
2022年3月,該市上線“新業態者在線”應用,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打造了樂工作、享生活、保權益、塑形象四個多跨場景,用以解決新業態形態勞動者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少問題。
例如,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臨時休息場所少等問題,“新業態者在線”享生活場景開發了“金小新驛站”,整合服務網點功能,按照勞動者需求提供一鍵導航服務。“有了‘金小新驛站’,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沒電能充電、飯涼能加熱,很方便。”金華一快遞員邵健偉說。
截至目前,“新業態者在線應用”服務平臺共聯通102個平臺企業,提供服務超12.2萬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