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6月20日電 (記者 唐小晴)岳麓山實驗室林大林科院片區20日在湖南長沙開工,目標是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林業種業創新高地,為保障中國種業安全、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這一片區的功能定位是木本油料和特色林木育種與利用創新區,系岳麓山實驗室長沙總部四大片區之一,主要打造生物育種科學研究、種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重大戰略品種培育、高水平種業創新人才聚集四個高地,推進林業種業產業化、現代化。
“林業大省”湖南是全國17個具有全球保護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林業種質資源非常豐富,已初步建立由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為龍頭、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為骨干、地方特色樹種種質資源保育點為補充的全省林木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同時擁有一支精干高水平的林業種業科研隊伍,林業種業專業研究人員達200余人。
近年來,湖南在主要林木育種領域取得科研成果100多項,培育出油茶、錐栗等優良品種450余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0余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0余項。
據了解,片區依托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湖南省植物園、湖南省林木種苗繁育示范中心、湖南省青羊湖國有林場等單位主建,核心功能布局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現代林業大樓和湖南省林業科學院試驗林場,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等優勢科研單位,鏈接一批優勢林業企業,形成“3+8+11+N”的建設布局,即以長沙為中心,建設3個共性基礎研究平臺、8個品種創制中心,布局11個科研試驗基地,在全國支撐建設N個示范基地,構建具有開放性與區域覆蓋度的布局架構,形成上中下游銜接、產學研用結合的林業種業創新網絡體系。
目前,發達國家種業已進入“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技術”的育種4.0時代,而中國仍處在以雜交選育和分子技術輔助選育為主的2.0至3.0時代之間。與林業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林業種業科技還存在一定差距,良種和新品種數量質量總體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相適應,部分林果花草在產量、品質、抗性和功能價值等多目標性狀品種的培育技術方面還比較落后,林業種業振興迫在眉睫。
湖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表示,片區聚焦林果花草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戰略性新品種培育,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學研究,構建“育繁推用”一體化的現代化林木品種高效創制技術體系,在林業種業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引領全國林業種業創新發展;聚集國內外種業創新要素,打造生物育種科學研究、種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重大戰略品種培育、高水平種業創新人才聚集四個高地,推進林業種業產業化、現代化。
據悉,片區將力爭聚集300名國內外林業種業領域高水平人才,組建種業創新核心研究團隊;挖掘和創制一批具有重大育種利用價值的新基因、新種質;在高質高產木本糧油、優質高抗特色林木、生態碳匯樹種等新品種培育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覆蓋林業生產全過程的種業創新體系,為岳麓山實驗室獲批國家實驗室提供有力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