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 (馬帥莎)記者25日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6月22日,中國唯一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第20萬支棒束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成功下線。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董保同調研中核北方公司,并與現場工作人員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中核北方公司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是中國首條也是目前唯一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建成投產于2001年。該生產線已安全穩定運行20余年,高質量完成了20萬支重水堆核燃料元件棒束的生產研制任務,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該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不斷加強設備及備品備件國產化,致力于現代化生產線建設,持續開展生產線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生產線進口備件、材料的國產化率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主工藝流程全部完成提檔升級,實現數字化轉型,打造了“智”造燃料元件的樣板,被地方確定為“智能車間試點示范”。
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董保同調研中核北方公司。 國家原子能機構 供圖董保同對生產線安全穩定運行20余年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中國核電產業多元化發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重水堆二代核電,“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高溫氣冷堆、快堆等四代核電技術能力的具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又一個具有獨立自主核電技術的國家,成為國家發展的靚麗底色。
據悉,中核北方60多年來,先后建成包括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在內的,全球首條高溫氣冷堆、國內首條AP1000、壓水堆等多條核燃料元件生產線,成為中國當前最主要的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生產科研基地,為中國各類核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國家核電“走出去”做出了重要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