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天水6月29日電(艾慶龍)天空碧藍如洗,烈陽“炙烤”大地。沿著寶蘭高鐵,從蘭州出發,向東南而行,小憩間,動車便進入秦安站,來到“中國桃之鄉”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
29日,記者跟隨2022年“發現最美鐵路·公益慢火車:跑出鄉村振興新天地”網絡宣傳采訪團,來到秦安。
圖為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所產蘋果。 艾慶龍 攝秦安,早在北宋時期就有“城北十里桃花川”之說。秦安蜜桃更是以色艷肉嫩、汁多味美,被賦予“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的美譽。但由于昔日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發達,一度藏于“深閨”。2017年,寶蘭高鐵開通,一步跨入“高鐵時代”的秦安,蜜桃、蘋果等果蔬一日之內“走四方”,更是吸引著商賈前來尋找商機。
“北京、江蘇客商直接坐高鐵,朝發夕至,實地考察,談合作。”作為秦安一家果品公司負責人的王紅芮,細數著高鐵的好處。對于13歲就跟隨貨郎擔的父親走村串巷的她來說,交通是決定生意成敗的重要因素。
“做生意不難,談生意難。”王紅芮說,創業初期,她只身前往浙江開拓市場,白天開三輪車去集市售賣,晚上就在倉庫里打地鋪過夜。盡管蜜桃、蘋果零售市場火爆,每當客商有意實地考察,多數會被道路不便而“勸退”,僅有極其少數客商愿意花費數天,實地考察與其合作。
經過市場的“千錘百煉”,2014年,王紅芮兄弟姐妹8人靠著努力,在北上廣等地拓展批發店5家,水果還出口至尼泊爾、泰國等國家,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在高鐵的助力下,銷售額接近8000萬元。
“高鐵主要是聚人氣。”王紅芮以“嬌氣”的蜜桃運輸為例說,高鐵不僅速度快,而且運輸穩當,不易磕碰,保護水果賣相。此外,她認為,高鐵還帶來了人氣,她看準了“體驗式采摘”項目,謀劃著建設采摘園。
蘭州鐵路局秦安站站長田濤說,秦安站雖然站小,但自開站以來,就呈現“站小客流大”的特點,日均發送旅客2500人左右。
寶蘭高鐵開通運營,首次將甘肅、青海、新疆全面納入中國高速鐵路網。使西安至蘭州、西寧、嘉峪關的運行時間大幅縮短,使西北地區實現“同城化”。
蘭州鐵路局稱,寶蘭高鐵的開通不但滿足了民眾出行需求,還拓寬了沿線城市瓜果蔬菜、藥材、農作物等的運輸通道和銷路。對于甘肅來說,天水“花牛蘋果”、大櫻桃,秦安“蜜桃”,隴西藥材、定西馬鈴薯等優質農特產“走出去”創造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使資源優勢快速轉化為經濟優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