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企業紓困的力度進一步加大。6月29日晚,證監會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決定進一步降低交易所債券市場交易成本,對民營企業債券融資交易費用應免盡免,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隨后,深交所官網也發布消息稱,在免收債券(不含可轉換公司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的流量費、交易經手費的同時,還免收2022年度基金上市初費、上市年費。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免收債券(不含可轉換公司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的流量費、交易經手費,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提高投資積極性,增加交易的頻率,進而提高市場活躍度,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也是監管層呵護市場的直接表現。
減免力度到底有多大?
預計債券方面年均減免額達1.6億
為幫助企業紓困,去年以來交易所市場上市掛牌環節已暫免多類費用,此次通知的發布,上市公司費用減免的利好進一步延展至債券、基金層面。
2021年12月底,上交所發布通知稱,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降低市場成本,經研究,上交所決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暫免收取部分費用,包括將免收全部新上市公司上市初費的優惠政策延長執行至2022年12月31日(含);免收總股本在4億股至8億股(含)之間上市公司上市年費的優惠政策延長執行至2022年12月31日(含);免收2022年資產管理計劃份額轉讓經手費等多項具體舉措。
2022年3月18日,深交所也發布通知稱,免收深市上市公司2022年度上市初費、上市年費和股東大會網絡投票服務費。
據了解,此次,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中國結算暫免收取債券交易經手費、結算費和民營企業債券發行人服務費。費用減免政策實施后,交易所市場各業務環節均不收取民營企業債券有關費用,預計年均減免金額達1.6億元。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期以來,債券交易以銀行間市場為主,交易所市場成交規模較小,交易不活躍,不利于發揮交易所的融資和價格發現功能。免收債券(不含可轉換公司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的流量費、交易經手費,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提高投資積極性,增加交易的頻率,進而提高市場活躍度,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也是監管層呵護市場的直接表現。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凝聚各方合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積極作用。
若基金今年在深交所上市如何減免?
最多可減免9萬元的固定費用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深交所公告中,進一步明確免收2022年度基金上市初費、上市年費。
事實上,這并不是深交所第一次減免基金相關方面的費用。2019年9月,深交所表示,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本所暫免收取ETF上市初費、流動性服務商為上市基金提供流動性服務產生的交易單元流量費;自2020年1月1日起,本所暫免收取ETF上市月費。
彼時,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與金融系副教授孟慶斌對記者表示。深交所暫免收取ETF上市月費有兩個好處,一方面通過暫免收取ETF上市月費的方式,吸引更多ETF產品在深交所發行上市;另一方面,ETF產品在交易所發行后,通過股票的買賣,必然可以提升交易所的交易量。
就此次深交所免收2022年度基金上市初費、上市年費而言,鄧海清認為,這有利于鼓勵基金上市,提高基金的流動性,滿足投資者的基金投資和交易需求,提高交易所基金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服務金融需求側改革;也有利于降低基金公司的經營成本,讓基金公司可以將更多資源投入投資者陪伴,提高基金公司服務投資者的水平。
具體來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基金上市規則》第九條規定,在深交所上市,基金管理人需按照標準繳納上市費用,包括上市初費3萬元;上市月費5000元,自上市當月開始計算,按年預繳。
也就是說,如果基金選擇今年在深交所上市,最多可減免9萬元的固定費用支出。
貝殼財經記者從深交所官網獲悉,截至6月29日,深交所上市基金共計564只,剔除已免年費的ETF基金255只,還有309只年內可享受減免利好,包括303只LOF基金,1只封閉式基金,以及5只基礎設施基金,總計免收年費可達1854萬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