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在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樂工委指導下,抖音音樂發布了題為《唱響音樂暢享聲音》的2021年短視頻音樂大數據報告。
報告分析了抖音短視頻平臺海量音樂數據和豐富案例,認為2021年全年,短視頻平臺上音樂創作和傳播更加活躍,消費更加多元、旺盛。
進入2021年,得益于“音樂+短視頻”的創新模式,短視頻音樂的“可視化”“場景化”給創作者們以更開闊的創作視野,為大眾欣賞音樂藝術開通嶄新的渠道。
報告顯示,2021年抖音用戶使用音樂創作視頻的活動更加活躍,視頻投稿量累計超184億個,同比增加99%,音樂短視頻日均創作量逾5000萬個。
平臺投稿量增加的背后,離不開抖音越來越多入駐平臺音樂人的創作。據統計,2021年,抖音平臺新增音樂人數量環比增長92%。從入駐平臺的音樂人年齡分布看,30歲以下的新生代音樂人占比近七成。
隨著越來越多音樂人的入駐,音樂類型也豐富起來。報告顯示,抖音平臺目前已集納了包括流行、電音、國風等在內的23種音樂類型,覆蓋主流音樂和多種小眾音樂。
在受眾喜愛的音樂類型方面,相較2020年,國風與童謠取代說唱和民謠,進入熱門類型TOP5。其中,國風類音樂短視頻的投稿量逾5.6億,傳統文化展現出強大的生命活力和傳播魅力。
得益于短視頻平臺的的直播功能,越來越多的入駐音樂人通過直播演出獲得了合理收益。而“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更是讓入駐平臺的八成音樂人獲得補貼,部分音樂人僅在抖音平臺上就月入過萬。
除了補貼,抖音還為音樂人提供了線上演出機會。
受疫情影響,線下演出多次暫停,走進直播間、開展線上演出成為新的選擇。2020年,抖音平臺共舉辦124場官方線上音樂會,累計吸引超4200萬人次觀看。2021年,抖音音樂繼續推出系列線上音樂演出活動,為線上演出常態化探索更多可能。在這一系列的探索中,直播平臺與音樂人聯動,普及付費音樂直播,釋放了“體驗經濟”增長潛力。
相關業內人士稱,對于音樂產業這一成材率低的行業而言,諸如抖音之類的短視頻平臺直播功能,以及它們所推出的扶持計劃,“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初出茅廬的音樂人提供了生存的保障”。
除此之外,抖音在幫助青年音樂人出圈,持續向行業輸送人才等方面發力:組織音樂大賽,聯合知名音樂廠牌,為優秀選手提供單曲制作、廠牌簽約、音樂主播簽約等機會;推出“炙熱星河”音樂人服務平臺,把抖音音樂多年積累的音樂宣推經驗和相關的資源進行系統化整合,為音樂人打造便捷的“一站式服務”站,使60%音樂人入駐1年內粉絲翻倍;發起“你好!星星的名字”線上音樂會,與公益溫情牽手,690萬流量帶動更多人關注特殊群體。
對此,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表示,從數據報告反映的情況看,短視頻平臺在扶持音樂作品創作、促進優質內容傳播,繁榮音樂消費和提高音樂人收入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是推動我國數字音樂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