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衡水6月30日電 (崔志平 苗鳳強)30日,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桑莊村的杏梅園里,果香四溢,果農們正忙著采摘杏梅。據阜城縣農業農村局介紹,目前,全縣杏梅種植面積逾3000畝,畝收入達1萬元以上。
裝箱好的杏梅?!∶瑛P強 攝2004年,阜城縣被命名為“中國杏梅之鄉”。據阜城縣志記載,此間栽培杏梅已有500余年歷史。杏梅是杏和李的偶然雜交種,是阜城縣的優勢果品,也是河北省地方特色果品。由于杏梅貯存期最長可達30天至40天,既可用于鮮食,也可加工成果脯、果醬、果汁等,受到各地客商青睞。
果農在搬運剛采摘的杏梅。 苗鳳強 攝近年,阜城縣在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中,按照“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思路,發揮地域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傳統種植逐漸向特色種植轉化,推進農業規模化、特色化進程。目前,全縣杏梅種植面積逾3000畝,每畝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和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產業,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杏梅長勢喜人?!∶瑛P強 攝“我種植杏梅有40多年了,10多畝的杏梅全程綠色防治,絕對是純綠色無污染的好果子。每年6月底進入成熟期,今年的產量每畝能達到5000多斤,價格在每斤3元左右,經濟效益十分可觀?!鄙Gf村果農彭春燕說。
果農在采摘杏梅。 苗鳳強 攝“每年來這里采購杏梅,現在每天能收2萬多斤成果,這里的果實個大皮薄、顏色艷麗、果型端正,口感特別好,市場銷售不成問題?!眮碜院邶埥目蜕厅h洪祥說。
果農展示新采摘的杏梅?!∶瑛P強 攝據阜城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趙國軍介紹,該縣在發展特色杏梅果品種植中,把杏梅種植分解為12個環節,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標準,使果農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改變了傳統管理模式。同時,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全部進行標準化生產,注冊杏梅商標。2020年阜城杏梅農產品榮獲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