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7月1日電 (梁欽卿)《重慶市數據條例》(下稱《條例》)7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中國第三部專門在“數據”領域出臺的綜合性地方法規。記者1日獲悉,《條例》提出重慶將支持開展數據跨境流動,推動國際數據港建設,推進川渝共建數據標準體系和數據共享利用機制,協同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等。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當天舉行《重慶市數據條例》深入實施新聞發布會,重慶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黎藜介紹,《條例》力求破除數據壁壘,在數據資源開發應用、推動數據技術創新、數據區域協作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
黎藜說,《條例》明確了重慶市公共數據管理制度。一是確定公共數據的范圍,包括政務數據和公共服務數據兩大類;二是健全公共數據資源體系、平臺、目錄規則,實現公共數據匯聚、共享、開放一張目錄管到底;三是推進公共數據共享開放;四是明確數據共享、開放渠道,逐步擴大數據共享、開放范圍。
近年來,重慶市深入推進公共數據資源管理,聚焦“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聚力打造“智慧名城”,為《條例》深入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厚植了肥沃土壤。
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李斌在發布會上介紹,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建成“國家-市-區縣”三級數據共享交換體系,推進數據資源上傳下沉和融合應用,啟動全市政務數據普查。截至2022年6月底,公共數據資源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共享10288個、開放5472個,數據調用量累計超192.5億條。此外,重慶市推動川渝政務數據互聯互通,兩地144個部門實現跨省共享數據5460類。
李斌稱,2018年至2021年,重慶市數字經濟增加值持續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2021年重慶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2%。
當前,重慶市正在集中打造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高新軟件園、重慶市區塊鏈產業園(渝中)等創新平臺發展,培育引進數字重慶、長安軟件、中移物聯網、金康新能源、撼地數智、中科創達、物奇科技、誼品弘等高成長型數字經濟企業,加快培養高素質數字人才、積極推動創建國家數字人才先行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