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1日電 (萬可義)A股市場上半年的行情已經收官,下半年會怎么走?“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集納15家券商觀點發現,券商普遍對后市持較為積極的態度,預計下半年指數仍有上行空間。
中信證券:慢牛重現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今年以來A股被突如其來的內外“黑天鵝”事件沖擊,市場出現了極度悲觀情緒的集中宣泄并嚴重超跌。隨著國內疫情有效防控,政策合力支撐經濟快速修復,外部風險壓力緩解,A股慢牛重現。
中信證券表示,總量政策下半年將持續發力,前期累計的政策6月開始集中生效。貨幣政策“以我為主”依然寬松,預計三季度LPR1年期下調0~5bps,5年期下調5~10bps,四季度視國內通脹和經濟情況,LPR可能繼續下調。財政方面,預計專項債額度6月發行完畢后,下半年更加積極,專項債擴容、特別國債新發、以及其他覆蓋赤字缺口的工具或成為潛在發力點。結構性政策預計也將加速推進,各有亮點。接下來,市場步入估值切換階段,穩增長業績兌現和“專精特新”逐漸占優。
中信建投:市場在三季度有望再次上攻
中信建投表示,中期看,A股將神似2012下半年至2014上半年:總量增速偏弱,流動性充裕且不斷改善,成長風格占優,中小盤風格占優。市場的最強主線,將是中小盤中有持續增長預期支撐的方向——“景氣中小盤”。
中信證券認為,短期A股市場在“黃金坑”反彈行情之后,依然面臨一系列基本面挑戰,投資者需要保持耐心,等待逢低布局。預計在新一輪政策加碼后,市場在三季度有望再次上攻,且成長風格將領先。
行業上建議重點關注軍工、光伏、新能源車產業鏈、汽車、食品飲料、煤炭、券商等。
中金公司:“穩”而后“進”
展望下半年,中金公司認為,海外從交易“滯脹”過渡到交易“如何走出滯脹”,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力求“穩增長”。中國股市當前估值處在歷史區間偏低水平,具備中線價值。下半年市場內外部環境仍可能面臨一定挑戰,上行空間需更多積極催化劑支持。建議投資者先求“穩”,而后伺機而“進”。
中金公司預計,隨著疫情負面影響逐漸消化和穩增長政策逐步見效,A股整體盈利同比有望逐季回升,2022年A股盈利可能實現2.3%左右的小幅正增長。
興業證券:要告別“熊市思維”
興業證券表示,年初以來的大跌后,市場已經處于中長期底部區域。然而仍有部分投資者基于本輪下跌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跌幅上都不及過去幾輪,從而擔憂調整并未到位。但該機構認為,A股已被機構化的力量改變。站在當前時點,市場理應告別熊市思維,為長期布局。
興業證券稱,今年以來該機構將新能源、半導體、軍工這三個相關性較強且最具硬科技屬性的板塊概括為“新半軍”。在經歷年初以來的系統性調整后,下半年“新半軍”有望成為突圍方向,引領市場“亂中取勝”。
國泰君安:看好下半年需求的雙驅動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U型復蘇6月啟動,對經濟底的悲觀預期短期出現上修。看好下半年需求的雙驅動:一是新老基建投資與產業升級相關技改投資,二是消費的溫和修復,地產與出口是復蘇不確定性的來源。抓供給約束下,供需緊平衡的機會,關注產能利用率高、行業訂單-生產指標提升、行業價格傳導能力更強的行業:電氣設備、煤炭、化工、油氣、住宿餐飲、食品飲料。
海通證券:修復行情進二退一式墊高
展望2022年中期資本市場,海通證券給出三點結論:
一是投資時鐘和牛熊周期分析,市場4月低點是3-4年大底,基本面領先指標顯示反轉確立,參考歷史這次可能是淺V底;
二是曙光初現,基本面好轉支撐修復行情進二退一式墊高,擾動或源自通脹階段性高、盈利下修、海外波動;
三是2019年開始的成長風格周期未完,今年穩增長背景下行業輪番修復,4月下旬以來新基建占優,消費的性價比正在上升。
粵開證券:反彈仍有上行空間
粵開證券表示,歷史行情結合經濟、政策、流動性、盈利等四方面展望綜合判斷,本輪反彈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下半年A股風格或趨于均衡,公募基金發行回暖后大盤股迎來修復,經濟企穩后中小盤或將迎來更大彈性。
行業上,結合當下情況,下半年國內經濟復蘇進程有待確認,海外通脹仍存迷霧,建議投資者注重“確定性”,行業配置線索從穩增長政策發力、PPI-CPI剪刀差預期回落中尋找投資主線,重點關注成長與消費。
渤海證券:指數修復仍將延續
渤海證券表示,展望下半年,隨著疫情防控態勢逐步向好,物流及出行限制的逐步緩解,呵護政策得以有效落地,推動經濟增長動能逐步恢復,從內外需的角度看,內需將更加主導,其中政策呵護下投資將成為復蘇的先導力量,而消費則仍將呈現出改善時點偏后且力度較緩的特征。
渤海證券稱,上證指數仍將是上漲趨勢,只不過伴隨漲幅的逐漸加大,市場分歧將有所加劇,特征上將逐漸呈現震蕩緩漲的特征。風格層面,相對看好上證、科創板和北交所。
廣發證券:擁抱“政策暖風”的中國優勢資產
廣發證券分析稱,展望未來,中國疫后復蘇+美聯儲持續緊縮+海外經濟繼續放緩,中國權益市場相對海外權益市場的性價比仍然較優。中國如果能在取得疫情與發展的平衡后,持續展現復蘇的宏觀跡象,外資對中資股的偏好就會繼續存在,我們預計北上資金凈流出的趨勢將轉變為凈流入。
行業配置方面,廣發證券建議擁抱“政策暖風”的中國優勢資產。
一是疫后修復,制造業供應鏈修復,兼顧內外需的確定性(光伏產業鏈/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消費關注居民補償性消費(零售/體育/旅游)及政策發力刺激(家電/汽車);
二是信用底右側,“再加杠桿”穩住經濟大盤。關注居民/企業/政府“再加杠桿”潛在方向(地產及銷售to-c鏈/互聯網傳媒/創新藥/煤化工/風光等)。
三是通脹鏈傳導。上游資源及材料“供需穩態”(煤炭/鉀肥),養殖業供給收縮利潤改善。
中銀證券:下半年A股或迎U型反轉
中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表示,2022下半年A股市場將會實現U型底部演繹,反轉向上。板塊上,可選消費和科技成長勝率明顯。結合上半年估值擠壓和盈利下調的充分定價,科技成長重新回到了起跑線上,蓄勢待發。
國元證券:短期強勁反彈可能接近尾部
展望后市,國元證券認為,短期強勁反彈可能接近尾部,政策刺激與信心修復邏輯已得到充分反饋,即將進入“效果驗證期”,切換過程中可能出現波動;中期反轉趨待進一步驗證,長期向好不變,若基本面與企業盈利能夠企穩回升,A股有望守得云開見月明,走出持續上漲行情。
配置方向上,“穩增長”主線有望貫穿全年,“新能源”主線則借助汽車與“風光”大大提升了短期確定性及長期成長性,“消費復蘇”值得期待但有時間和條件限制。
安信證券:震蕩中實現中樞上移
安信證券表示,面向下半年A股市場,市場正逐漸走出大跌思維,有望在接下來的震蕩中實現中樞上移,景氣投資策略回歸。結構上,產業賽道的大方向是圍繞“十四五”產業趨勢:綠色化、高端化、數智化(智能、融合與數字)三個方面,新能源車/汽車產業鏈的產業浪潮,可類比2013年的移動互聯網科技浪潮。
開源證券:三季度A股仍有上漲動力與空間
開源證券稱上述結論主要基于以下觀點:(1)流動剩余趨于擴張。(2)國內經濟驅動力有望邊際回升。(3)下半年企業盈利環比有望明顯改善。(4)A股市場并不存在交易過熱且估值合理。(5)海外貨幣緊縮對國內影響或較為有限。
7月配置建議上,維持成長風格或市場主線的觀點不變,建議逢低增配偏大盤的方向,重點關注成長的新能源、半導體和軍工,從宏觀至微觀均有較強基本面支撐。
銀河證券:小盤股、成長股將繼續發力
銀河證券表示,對A股市場下半年行情謹慎樂觀。相對于大盤股、價值股,小盤股、成長股漲幅仍未到位。預判下半年,小盤股、成長股受市場情緒影響將繼續發力,待基本面持續修復后,大盤藍籌股、價值股或將迎來更好的機會。
平安證券:成長仍然是重要配置方向
平安證券表示,穩增長政策密集落地,與2020年相比,本輪政策布局更為全面,在支持結構性轉型的同時也更加側重于傳統行業領域,其中促消費及新基建是亮點,下半年效果會漸漸顯現;企業盈利景氣加大分化,傳統能源及新能源產業鏈維持高景氣。
市場展望上,平安證券認為,當前市場主要指數估值已回歸至歷史均值以下,滬深300股債收益比位于75%以上的相對高位,顯示進入中長期配置區間,其中成長板塊估值更具相對彈性。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