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7月4日電 題:謝應波團隊的創業故事:從大學宿舍走出的上市企業
中新網記者 許婧
2007年,謝應波在華東理工大學求學期間,與5位同學共同創立了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為各類實驗室提供配套服務的科技型企業。經過15年的艱苦創業,公司于2020年10月登陸科創板,成為“科學服務第一股”,也是國內首家不休學、不退學的大學生創業上市企業。
謝應波個人也先后榮獲“中國青年創業獎”、亞洲孵化器協會“火炬企業家獎”、“上海市優秀企業家”等獎勵,2020年6月被增補為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代表。
在全國工商聯7月3日上午于哈爾濱舉辦的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報告會上,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應波以《懷揣產業報國心踐行科技創業夢》為題作了報告。
2022年3月抗疫期間搬運產品。 上海市工商聯 攝回憶起為什么會創業?為什么會從事科學服務業?謝應波至今記憶猶新,感慨諸多。
在華東理工大學攻讀博士期間,謝應波在導師的指導下經常耗在實驗室做研究,可經常因為個別耗材供應不上而被迫停止實驗。彼時,中國科研供應保障以及基礎設施條件相當薄弱,大到分析精密儀器,小到試劑,超過90%的高端產品依賴進口,不但價格貴,運送周期長,服務對接也存有諸多不便。謝應波心中甚是不安,經常反問,讀書為了什么呢?我們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
恰好當時上海市出臺了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鼓勵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參加過學校勤工助學、經歷過創業計劃大賽磨練的他第一時間想到了一起參賽的其他同學。于是,一拍即合的6名“80后”創始人組成的創業小團隊立志“產業報國”,堅持自主開發新品和自創民族品牌。
與謝應波一樣,其他5名創始人也大多來自農村,家境并不寬裕。2007年,他們六人向所有親朋好友東拼西湊借來10萬元,再加上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提供的20萬元公益資助,用租來的一間最便宜的實驗室,馬上就專心投入了科研。他們一直覺得:簡單創業就是最好的狀態。
科技創業研發投入大周期長,貸款和融資是最大的難題。2009年初,他們為了第一筆貸款,跑了十幾家銀行,都因為制度拒絕了他們。
意外的是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基金會的兩位老師目睹他們團隊創業的執著和質樸,毅然拿出自家房產作為抵押,幫他們從銀行獲得第一筆150萬元的貸款,才讓公司得以存活和繼續。2010年5月1日,公司購買了一臺400多斤重的工業用冰箱,為了節約成本,他們六個人從沒護欄的直陡梯,徒手將冰箱搬上二樓。這件事被投資人無意知曉后,當即決定給他們首輪投資。
創業前5年,為了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新品研發,他們幾個創始人約定每人每月只拿1800元的工資,宿舍、實驗室兩點一線,加班加點、不分日夜,連續3年除夕夜都沒回老家過年。他們深知:只有以技術和產品為驅動的發展模式,才不會被時代所拋棄,才能夠讓泰坦行穩致遠。近幾年來,公司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都超過了60%。
如今的泰坦科技,從最初只有1名正式員工增加到目前1200余名,從一間租來的實驗室發展到近500畝的研發制造基地,從年銷售額3000元增長到去年的22億元;成功開發5000多種獨有高端試劑,創建了6個自主品牌,服務5萬家客戶,實現國內985和211工科高校全覆蓋。公司自主品牌成功打破了國外巨頭在高端試劑和科研耗材領域的壟斷,每年可為國內用戶降低科研成本超20多億元。
謝應波說,“第一次創業走到今天,從那顆初心開始,那股傻勁相伴,一直有家國情懷,還有長遠夢想……”。
在謝應波看來,自己今生最幸福的源泉就是“一直與懂我、愛我、幫我的伙伴共同奮斗,到老還留存著這顆簡單、樸實的大學生創業初心!”
“在上海通過自主創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離不開黨和國家重視科技強國鼓勵大學生創業;離不開上海市好的營商環境和允許在校大學生不休學自主創業的舉措;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離不開統戰部、工商聯對青年企業家的關心、愛護和培養。對此,我們始終心懷感恩。”謝應波每次演講和媒體訪談都會發自內心的這樣說。
他和團隊也經常在想,除了努力實踐產業報國,企業還能為人民和社會做點什么?
全國工商聯舉辦的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報告會上,謝應波通過視頻作報告。 上海市工商聯 攝為了吸引和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產業報國行列,他們先后在母校設立“泰坦探索獎學金”,在行業設立“阿達瑪斯論文獎”,都已堅持近10年。這些年,公司還發起并資助上海市青年創新創業50人論壇,與云南省紅河州屏邊縣白云鄉里古白村攜手結對,幫助云南尋甸農副產品進入上海市場等公益事業……
今年3月初,上海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謝應波主動請戰,第一時間將公司申請成為抗疫保供企業,迅速投身一線抗疫行動。公司上百人吃住在現場,進行了兩個多月的封閉式生產運行,中間最困難的兩三周只能靠方便面勉強填飽肚子。先后為抗疫一線保障保供防護物資1000萬件,醫用消毒酒精近7萬升,為110家抗疫用品制造企業供應原輔料和耗材超過230萬件。公司還向街鎮捐贈口罩、防護手套、防護服及其它消殺物資共計65萬件,為相關高校院所提供防疫物資和環境消殺。
作為上海市工商聯青創聯成員,謝應波和小伙伴率先向全市青年企家發出抗疫倡議,大家一致響應。據不完全統計,在上海市工商聯、總商會的組織帶領下,全市民營企業先后組織發動志愿者11萬多人對口社區保供和服務,組建了700多支突擊隊,捐款捐物7億多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