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陜西“新思路”招商 助產業迭代與經濟蝶變互促共進
中新網西安8月31日電 (楊英琦 阿琳娜)記者31日從中共陜西省委舉行的“中國這十年·陜西”主題新聞發布會獲悉,陜西的產業整體競爭力、創新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十年間,該省工業投資年均增長9%,工業經濟總量突破了一萬億大關,服務業經濟1.3萬億,比十年前占GDP比重提升了8.7個百分點。
據了解,陜西能源工業占陜西經濟的半壁江山,截至去年占比達到了54.3%。該省積極推動穩煤、增氣、擴油,十年間能源工業投資年均增長6.6%。同時,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并把傳統能源收益轉化到新能源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目前,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到36%,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13.1%。
陜西運用“新思路”招商。把招商引資從“政府與企業”的博弈轉變為“企業與企業”的合作。同時,確立了制造業23條、文化旅游業7條、現代農業9條重點產業鏈,廣泛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并把全周期服務理念體現到招商引資各個環節。2021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突破百億美元、引進內資突破萬億元,分別是2012年的3.5倍和3.2倍。
據介紹,陜西聚焦數字產業化,積極推進西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大力引進、培育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同時也助推產業數字化,促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目前,陜西省的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開始駛入快車道,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超過30%。
“對一個區域來說,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就是產業迭代和經濟蝶變互促共進的過程。”中共陜西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省長趙一德表示,面向未來,陜西將更加注重構建產業生態圈,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數據鏈深度耦合,以高質量的產業體系支撐高質量的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