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場寬幅震蕩,早盤兩市小幅低開,隨后金融、煤炭板塊的發力拉漲,股指快速反抽,但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二季度GDP數據后,指數應聲回落。午后大盤并未出現意外驚喜,股指處于震蕩整理階段,截至收盤,滬指報2185.90點,微漲0.41點,漲幅0.02%,成交561.1億元;深成指報9792.49點,漲39.00點,漲幅0.40%,成交648.5億元。
對于當前A股市場這種局面的出現,我們認為主要源于以下方面:
一、宏觀經濟數據的不理想,特別是中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6%,為三年來最低增幅。雖然昨日反彈得益于金融數據表現佳的預期,信貨數據與M2數據都相對正面,但經濟面的不理想還是讓市場擔憂情緒加重。
二、政策亦無重大利好,QFII資格審批步伐加快,外資數量和投資額度穩步增長,但是入場情況卻是雷聲大雨點小,未見其影;IPO亦是時隔六周后,下周將有8只新股申購,資金分流大;政策刺激股市消息并未有實質性,連A股一個月內2次降息,盤面沒有走強卻反而持續走低。無可厚非的是,當前的經濟狀況并不支持股市出現趨勢性行情,只有當政策和經濟形成共振作用時,即政策和經濟均出現好的預期情況下,股市才會迎來系統性機會。
三、金融、煤炭等權重股持續性并不足,板塊沒有持續性,個股分化嚴重,近期幾個交易日除了防御性行業,如釀酒和醫藥板塊走勢強于與大盤外,其他板塊基本都是一日游行情,而且個股方面,業績依然成為左右其走勢的主要因素,不少個股只要業績公布下降就會大跌或跌停。
從技術上看,中短期均線空頭排列對大盤繼續形成反壓,制約了大盤向上空間,但部分分時圖技術指標的底背離,也制約了短線大盤下行空間,反復震蕩構筑階段性底部,是短線大盤運行態勢。就近期盤面的投資機會來看,在缺乏更多實體層面積極因素支撐的背景下,各板塊短期也將缺乏有效的投資邏輯。另一方面,仍堅決回避績差股。(國誠投資)(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