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8%。菲律賓發展研究院院長約瑟夫·亞普對此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變為平穩增長。中國正在尋求其他的增長方式。未來中國一定會在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主要作用,泛北部灣地區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門戶。
12日至13日,第七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召開。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各國經濟發展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與會的專家學者以及部分官員認為,全球經濟下行給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俞建華說,伴隨著論壇逐步走向成熟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國與東盟的經貿聯系也變得更加的緊密。盡管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中國與東盟的經貿關系還是得到了快速發展。
過去5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增長了126%,其中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長了138%,從東盟國家的進口增長了115%。今年1—5月,雙邊貿易額達到1537億美元,同比增長9.2%。
在中國與許多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出現了負增長、零增長和低增長的情況下,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保持9.2%的增長彌足珍貴。截至2012年5月底,中國與東盟國家相互投資總額已突破900億美元。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已成為匯集各方智慧、推動共贏發展的重要平臺。”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說,中國與東盟貿易額由2006年的1608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29億美元,年均增長17.7%。2011年東盟超過日本成為了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廣西與東盟貿易額年均增長40.9%,東盟是廣西跨境投資的重點地區,也是廣西吸引外資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總裁克萊德·普雷斯特威茲說,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方面受累于全球經濟衰退;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總量和基數龐大,其經濟要獲得更高的增速已經非常困難。但是,中國經濟將發展得更加精密,高技術產業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由于中國與東盟經濟聯系非常緊密,這個地區的發展也從中國經濟中獲得很多機會。其中,不發達地區如越南、老撾,能承接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而中國自己則發展高科技產業,變得更為精密。”普雷斯特威茲說。
“本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是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增長乏力,存在諸多風險的背景下舉行的。堅持區域經濟交流與合作、新興經濟體的交流等發展趨勢,日益受到重視并得到推廣。”越南工貿部副部長阮成邊說。
越南和東盟其他成員國一樣,希望繼續與各方保持密切合作,特別是希望與中國加強合作,并取得積極成果。阮成邊說,“各方應加強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旅游、科技信息、人員往來等領域的合作與發展。”
2011年中越兩國經貿額達357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30.7%。據越南海關統計,2012年前5個月,越中雙邊貿易額達到152億美元,同比增長22.2%。
阮成邊說,在雙方合作框架內,兩國高層確定了越中“兩廊一圈”的合作創意,雙方將在貿易、旅游等方面合作。包括“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和“環北部灣經濟圈”在內的“兩廊一圈”,對推動兩國從中央到地方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對本區域內合作框架的很好的補充。(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