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26日電 (見習記者祝曉艷)26日,在浙江大學EMBA金融高峰論壇上,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表示,解決產能過剩最好的辦法還是靠市場化的并購。
今年以來,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時常出現在政府高官講話及國務院文件中,被“點名”的產業和行業主要有: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并涉及石化、鐵合金、焦炭、汽車、銅冶煉、紡織、風電設備、多晶硅等眾多領域。
由于產能嚴重過剩,下游需求低迷,造成產品價格大幅下跌,過剩行業盈利和獲現能力大幅降低,尤其在鋼鐵和電解鋁行業,出現行業大面積虧損現象。
“我們很多的新興產業還沒長大又過剩了,一個光伏一個風電。”祁斌看來,地方政府雖然在產業的整合上下功夫,但是一下手往往就是錯的,因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實在看不清楚,變化太快。
他認為,不要輕易的做戰略規劃,也不要指定產業。
“去除產能過剩最好的辦法還是靠市場化的并購,能夠消化的產能消化一點,能夠改造的產業改造一下,能夠留存的員工留存一下,實在不行的再培訓轉崗這些,這些還是要靠市場化的手段,而資本市場是并購的主戰場。”祁斌說。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曾表示,中國出現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與目前粗放的、效益低下的經濟發展方式關系密切。大力發展高新產能,提高產業發展集約度,將有利于促進淘汰落后產能和改進現有產能。
祁斌認為,發展高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還是要走市場的道路,讓資本和科技比較自由的結合,讓市場去選拔去挑選企業,并且通過資本的力量推動這個企業逐步壯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