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使人們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基層、保基本、建機制”。《經濟參考報》采訪了解到,近年來山東省榮成市將基層醫療衛生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從提升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入手,著力打造“一刻鐘衛生服務圈”,不斷完善市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實現了基層醫療全覆蓋。
基層醫療全覆蓋
“現在看病方便多了!我們村的衛生室醫療條件挺好的,服務也好,走路幾分鐘就到了。”在榮成市上莊鎮邢格莊村中心衛生所,來看病的村民王大娘笑瞇瞇地對記者說道。
如果不是看到門口的牌子,記者很難相信自己來到的是一個村級衛生室。與記者在別處所見到的簡陋設備不同,衛生室建筑嶄新,外面懸掛著由市衛生局統一監制的門牌、標識,衛生室被分隔成診療室、觀察室、治療室和藥房,診療設施一應俱全。
衛生室里的鄉村醫生吳增玉是上莊鎮邢格莊村人,態度謙遜溫和,是全國優秀鄉村醫生,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醫術在附近的十里八鄉都很有名,不少人跑上百里路過來這里看病。王大娘說,以上看病都是去鎮上的衛生院,但經常需要住院,現在有了村衛生室,從家到衛生室一二十分鐘就到,非常方便。
據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樣的衛生室在榮成并不少見。他介紹稱,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的“網底”,承擔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等重要職能,是整個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榮成市按照“輻射半徑1 .5公里,服務人口2000人到3000人”的標準,著力打造“一刻鐘衛生服務圈”,大力加快農村衛生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在全市已完成規劃設置省級標準化衛生室139處的基礎上,繼續改造建設威海市級標準化衛生室148處,其中2013年改造建設50處,2014年49處,2015年49處,截至目前(2014年上半年),完成政府投入198萬元,完工99處。
基礎建設投入不遺余力
“破解群眾就醫難題,不僅要解決就醫不方便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讓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榮成市在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過程中,始終把這些作為首要解決的大問題。”榮成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王惠全告訴記者。榮成市在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礎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方面,就醫環境要改善,市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要完善。2014年,榮成市53個醫療基礎設施改造建設項目被納入市政府年度民生重點工程。近年來,納入民生重點工程的醫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有222個,完成投資達3.56億元,先后實施了市婦幼保健院遷建工程、康寧醫院改擴建工程、市第二人民醫院遷建工程、市中醫院康復大樓建設工程、疾控中心大樓建設工程以及19個鎮街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另一方面,加大衛生惠民力度,在基本藥物制度上,榮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已經實現了100%全覆蓋。據悉,2010年始,榮成市著力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制度,到2011年,已將鎮街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全部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政府舉辦基層醫療衛 生 機 構 基 本 藥 物 制 度 覆 蓋 率 達100%。同時,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率先將村企集團職工醫院納入國家基本藥物政策實施范圍,擴大了居民的受益面。
重大疾病風險控制在前
醫療保障和健康教育,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兩大問題。做好衛生工作,醫療保障是基礎,疾病防控是關鍵。
“以前從來不知道自己患的高血壓是H型高血壓,也沒注意防范。醫生給我們講了這個病的危害,還給免費發了藥,這對我們平時增強防控高血壓和腦卒中的意識很有幫助。”家住榮成市滕家鎮小落村的于進江說,他今年62歲了,平時身體十分硬朗,所以對市里組織的H型高血壓普查并沒放在心上。可是檢查結果一出來,于進江才知道自己患有H型高血壓。
腦卒中是我國致死致殘率最高的疾病,H型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目前,榮成市在連續多年開展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查體的基礎上,啟動實施了“H型高血壓與腦卒中防控惠民工程”。全市35周歲以上居民高血壓篩查工作,全面推進H型高血壓檢測工作。確診的H型高血壓患者將全部納入項目管理并指導用藥,做好檢測、入組登記、管理、咨詢、診療、藥品發放等服務。
不僅突出慢性病、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時,榮成市還從健康教育抓起,開展“趕大集,送健康”活動與“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民健康工程”“衛生強基工程”等緊密結合,推行醫療機構和執業醫師義診、巡診、健康宣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組織市、縣級醫療機構結合對口幫扶工作,選派優秀醫務人員組成醫療隊到受援單位和鄉村所在地開展義診、巡診和健康宣教活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充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