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哥華市驅車往南,大概半個多小時就抵達美國邊界,所花時間跟從溫哥華城東到城西差不多。有一回跟幾個朋友到加美邊界游玩,看到長龍一樣的隊伍在等候過海關,不禁問道,為何總有這么多人兩邊跑?朋友回答說,美國人來溫哥華多數是為了吃喝玩樂,而溫哥華人跨過國界的目的多半是為了采購便宜商品,因為美國規模經濟比較發達,成本低廉,物價比溫哥華平均便宜30%。
加美邊界的繁忙在某種程度上折射了溫哥華高昂的物價。據咨詢公司“美世”公司今年7月公布的“2014年度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溫哥華連續第二年成為加拿大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超過了第一和第二大城市多倫多和蒙特利爾。
溫哥華位于加拿大西海岸,因氣候溫和與環境優美而多年被列入“最適合人類居住城市”,有“花園城市”的美譽,備受移民的青睞,每年新增人口超過3萬,相當一部分移民帶來大筆資金,購買豪宅名車和奢侈品,造成物價和房價齊飛,生活費用連年攀升。
溫哥華的房價多年來都居北美第一,把美國名城洛杉磯、紐約等都甩到后面去了,因為全世界的有錢人都希望在這里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有報道稱,千萬加元以上的豪宅中,40%是被外國人或外地人給買走的。
房價高帶來的是房租價格也超過國內其他城市。據加拿大一家網站今年7月公布的一份資料顯示,在溫哥華市中心租住一套3室一廳的公寓房,平均月租高達3052加元,相比之下,在多倫多市中心租住一個類似房子的平均月租只要2629加元。
房價高漲的另一個結果是地稅增長,因為地稅是根據房屋每年調整的估價計算出來的。筆者住在溫哥華西區的一棟房子里,每年的地稅就要11000多加元,加上房屋保險費和安全報警系統維護費等,僅維護這棟房子的日常費用一年就要14000多加元。
民以食為天。加拿大的食品價格在中國人眼里可能不算貴,但跟過去相比或跟國內其他城市相比,還是高了許多。好幾次跟朋友到餐館聚會,總會聽他們抱怨和感嘆說,現在的菜價是年年漲,尤其是華人比較青睞的海鮮,價格比5年前高出好幾倍了,真是吃不起呀!
說到行,溫哥華的汽油基本上也屬北美最貴的,每升汽油比多倫多要貴出0.2加元左右。難怪溫哥華人去美國邊境小城采購時,都不忘把汽車的油箱加滿后再回來。據常跑美國采購的朋友說,溫哥華的汽油和食品價格一般高出美國30%左右,這就難怪溫哥華不少家庭都利用周末跨過美國邊界去采購,大包小包往回拎。而溫哥華市中心的停車費也高得嚇人,一般每小時要6到8加元,如果停一天,則在25加元到36加元之間。
其他的費用支出也不低。《溫哥華太陽報》7月19日登出長篇報道,說溫哥華托兒所的日托費之貴全國第一,居然比上大學還貴。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4年的學雜費加起來為3.1萬加元,而溫哥華一家比較好的托兒所4年的費用竟然超過5萬加元,對1歲左右的嬰兒看護費更高達每月2000加元。一些母親只好辭職在家自己帶孩子,或者干脆讓4、5歲的孩子自己在家里玩。
費用如此高昂,那么收入在全國也一定名列前茅吧?非也。溫哥華居民的平均收入在全國連年徘徊在20名左右。據2012年底的統計,溫哥華居民當年的人均收入為30917加元,而同期多倫多的人均年收入為32900加元。收入最高的前5個城市都在西部另一個省份艾伯塔省,因為那里盛產石油。
溫哥華居民的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可想而知。這或許就是居住在宜居城市必須付出的代價吧。(江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