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余額寶跌破4%,隨后跌勢不改,收益率不斷回落,截止到10月8日,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跌破3%,達到2.958%,刷新了上線以來的最低點。
本刊記者勞新穎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明星”,余額寶曾風光無限。2013年上線初始7日年化收益率就超過4%,后迅速走紅,一路高歌猛進,最高年化收益率曾接近7%。但是進入2015年,余額寶收益率不斷下滑,出現“九連跌”,目前已經跌破3%。其他“寶寶類”貨幣基金也緊隨其后,跌勢不改。在貨幣基金遭遇“寒流”的背景之下,很多投資者都有所疑問:貨幣基金還值得購買嗎?
“寶寶”類貨幣基金集體走低
余額寶的“暗淡”在2015年二季度表現明顯。根據天弘基金發布的基金凈值公告顯示,二季度末余額寶的規模為6133.81億元,較2015年一季度末萎縮了983.43億元,降幅達到13.82%。同時收益率也“跌跌不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僅3.8%。截止到10月8日,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跌破3%,僅為2.958%,刷新了上線以來的最低點。這是自余額寶上線兩年時間以來,首次出現如此低的收益率。
黯淡的不僅僅是余額寶,其他理財寶寶產品表現也都不理想。7日年化收益率排前三名的產品有銀聯天天富、徽商銀行聚寶盆、京東小金庫,分別是3.55%、3.43%、3.37%。微信理財通對接的四款貨幣基金中,僅兩款可以保持3%以上的7日年化收益率,華夏基金財富寶、易方達基金易理財等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跌破3%。根據相關機構跟蹤的27款寶類基金結算數據顯示,沒有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產品。
大環境影響收益率,貨幣基金仍有“可為”
余額寶等貨幣基金收益率不斷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央行5次降息、4次降準的影響,利率持續下降,市場資金面趨于寬松,“寶寶”們的收益自然會隨之下滑。以余額寶為例,余額寶超過70%的資金用于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資金面的緊張程度影響著余額寶收益的高低。當市場資金面緊張時,銀行資金需求提升,銀行需要到處找錢,余額寶手握大量資金,議價能力高,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反之,當資金面得到緩解時,銀行的資金緊張程度下降,余額寶的議價能力隨之下降,收益也隨之下滑。
除此之外,各類貨幣基金主投的是銀行間協議存款,部分新進資金可能所投的協議存款收益較高,但以前的資金大部分還是投資了相對收益率較低的協議存款,整體平均下來收益率會出現走低。隨著四大國有銀行公開表示不接受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協議存款,貨幣基金“風光大減”。
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雖然“寶寶”產品已經“破3”,但是仍有投資者“堅守不為下滑所破歌”。“寶寶”類貨幣基金產品最開始受到投資者青睞的原因不僅僅是高收益。很多投資者認為,余額寶年化收益破3%,也比銀行活期的0.35%高8倍。貨幣基金的門檻較低,流動優勢突出,可隨時申購和贖回。對于投資者而言,低成本、高流動性的投資仍可以選擇,特別是高流動性的優勢是定期存款和很多銀行類理財產品無法比的。因此即使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不斷出現下滑,其配置價值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