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央視曝光的金鑼“疑似病豬流入”事件再一次將金鑼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昨日,金鑼集團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3月23日德州金鑼工廠收到德州市臨邑縣畜牧獸醫局恢復生產的通知,同意德州金鑼工廠即日起恢復生產。
據金鑼官網消息顯示:“3月23日臨邑縣畜牧獸醫局工作人員到德州金鑼工廠進行了實地驗收,驗收結果合格,對德州金鑼工廠封存產品和待宰生豬經市級檢測部門檢測全部合格,因此,臨邑縣畜牧獸醫局做出同意德州金鑼工廠恢復生產的批復。”
事實上,自3月18日晚央視曝光河北、山東部分地區生豬檢疫監管漏洞,部分疑似病豬流入德州金鑼后,金鑼的品牌形象已經在市場上引起了一系列負面連鎖反應。
相關業內人士坦言,食品安全是消費者的底線,一直以來,金鑼作為肉制品行業數得上來的大品牌,消費者一直在相信金鑼企業和金鑼食品,而一再出現的各種問題實在令人難以繼續信任,對于卷入“疑似病豬流入”事件的金鑼而言,即便此次德州金鑼工廠恢復生產,但也難以挽回在消費者心中受損的形象。
此前,央視《焦點訪談》對河北、山東部分地區生豬檢疫問題的報道中涉及德州金鑼工廠,德州金鑼工廠立即停產,并封存在產和庫存產品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調查。農業部對此事也予以高度重視,已經立即責成河北、山東兩省畜牧獸醫部門進行調查,同時派出兩個督導組分赴山東、河北,與當地畜牧獸醫等部門一起開展調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另值得一提的是,早前金鑼集團關于“德州分廠停產并積極配合調查”的聲明一出,關于其“應急處置過于簡單”的質疑聲也隨之響起。可見金鑼已經陷入嚴重的信任危機,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直言:“這件事盡管最后的調查結果還未出來,但已再一次給金鑼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后續金鑼要為之付出的代價恐怕更大,所以食品安全是企業最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