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的眼里,90后還是很年輕、很稚嫩的一代人,但是西安多名90后中學生已陸續出版個人作品集,為他們的青春留影了。記者注意到,在這些90后中學生代表的作品中,有進行文學創作的,有分享學習經驗的,還有寫下自己感觸的,這些事情雖然挺小,但卻是他們人生路上的一個個真實記錄。
李勇劍作品獲莫言鼓勵
一個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一個是14歲的西安初中生。前陣子,西安高新一中的初三學生李勇劍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原因在于他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有“忘年交情”,還得到了莫言對他的文學鼓勵。
記者了解到,李勇劍今年14歲,是高新一中初中校區初三D1班的學生。從小堅持記錄生活點滴的他在今年年初將自己創作的詩歌、話劇、科幻武俠小說等作品結集成書,這些作品記錄著他從小到大的足跡,書名為《童年是一首歌》。由于喜愛莫言的作品,他萌生了請莫言指導寫作的想法。后來莫言給他寫序評價:“我認真地讀了這本書。讀書的過程充滿了感慨與歡樂,我從這本書里看到了一個少年的成長,看到了他的心靈從單純走向豐盈。我讀到了他與我們這代人不一樣的童年,當然也讀到了他的童年生活中與我們這代人同樣的感受。總之,我很高興地讀了勇劍小友的書,祝愿他今后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林常樂出書分享學習經驗
近日,《上最好的大學——我從清華到普林斯頓》一書也引起社會強烈反響。記者獲悉,作者是西安男孩林常樂,其2007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數學系。
今年6月份,林常樂以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成績1590分(滿分1600分)全球排名前1%的優異成績被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同時錄取,還獲得了培訓學校所頒發的2萬美元獎學金。此后,林常樂將自己多年的學習心得體會進行提煉、匯總并加精,成就了《上最好的大學——我從清華到普林斯頓》的出爐。在書中,他與讀者分享了他對待學習的獨特方法和學習態度,并介紹了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的學習方法。林常樂稱:“學習是件很簡單的事情。”邊看書、邊思考、邊衡量、邊抉擇的過程便是與作者分享這一經驗和經歷的收獲過程。
張語洋為青春留影
近日,西工大附中的高三學生張語洋也推出她的個人作品專集《明年春色倍還人》,該書由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賈平凹題寫書名,陳忠實、吳克敬等人題詞。
記者昨日采訪得知,盡管還是一名西工大附中高三文科4班的學生,但張語洋在2011年、2012年曾兩次獲得全國創新作文大賽一等獎。雖然高中的學習比較繁忙,但她一直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文學創作,近年來先后在《人民文學》《美文》《大學指南》《電影畫刊》《中學生導報》《少年月刊》等發表作品數十篇。
作為張語洋的首部個人作品集,該書還輯錄了作者近年來公開發表的詩、詞、曲、賦、散文、小說、劇本、影評等多種作品。記者看到,該書的文字極富青春陽光氣息,真實反映了當下高中生對現實的感受以及心靈世界。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張語洋的回答很有感悟:“其實我就是想為自己的青春留影,我們都是90后一代的人,雖然在大人眼里還很小。但是在我們自己看來,我們的青春也正在一天天消失,希望我的作品集能為90后的一代留點青春的影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