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客帝國》、《V字仇殺隊》里,導演只是問了“我是誰”,《云圖》已經是“高級延伸版”了“只有通過別人的眼睛,才能了解我們自己”。
小說《云圖》
太難改編
1-2-3-4-5-6-5-4-3-2-1這是小說《云圖》的結構。
原著小說先依次講述6個故事的前半部分,然后按相反順序講6個故事的后半部分。這種敘事方式像一張龐大的網,鋪天蓋地地把讀者罩住,讓你在迷宮里被耍得團團轉,又如同急于尋找出口般尋找每個故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欲罷不能。
《云圖》從19世紀的航海冒險,一直寫到未來人類忘記了自己的文明時代。同一部小說中,六個不同的故事在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穿行。
原著作者、43歲的英國作家大衛·米切爾曾向記者解釋為什么用“云圖”這個名字。“即天氣預報里看到的那種衛星云圖。這些云各有各的聚集點,看似毫無關系,但卻聯系在一起。”
“看似不經意的線索,如胎記、文身、出現在每個故事里的名字、紐扣等等,成為把這些星星串在一起的絲線。”書評人王小心說,通過不同的傳承方式,冥冥中傳到下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手里,并對他們的命運產生千絲萬縷的改變。
在《云圖》里,大衛·米切爾想表達的是不管在什么時代,人類所追求的都是同樣的東西:自由與愛。
“而這些東西,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欲望的膨脹,反而變得越來越難獲得。”所以,大衛·米切爾的哲學,是人類文明的進程并非線性,而是輪回;而不管在什么時代,鼓勵人類前進與阻礙人類發展的,始終都是兩股相對的力量,我們若能活下來,不是因為戰勝敵人,而是因為戰勝了自己。
蘇童在上海書展與大衛對話時,曾用“樂高玩具”來形容《云圖》:“在我看來,這個樂高玩具,是搭在瘋狂的地球儀上的。我似乎依稀看到大衛的書房有個地球儀,老在轉動。”
而《云圖》給蘇童的另外一個觀感是,空間不設限,時間自由流淌。(搜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