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這本書引起了爭議,與會的同事們雖然很重視和敬佩卡森,也為這本書所打動,但篇幅過短、自然散文類圖書在市場上遇冷等問題都是大家所擔憂的。欣喜的是,幾經討論,我們還是決定冒險一試——畢竟,每個人都為這部作品崇高的理念和文字之美所折服,我至今還記得總編輯白冰情不自禁地在論證會上朗誦起書中開篇的文字。
正式決定要做這本書了,我們首先開始調研,鎖定該書的核心讀者群。事實上,說到自然文學,除《瓦爾登湖》外,能廣為我國讀者熟悉的少之又少。也是在這一過程中,我發現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王家湘翻譯的《瓦爾登湖》頗受讀者好評。于是,我輾轉聯系上她,成功邀請她擔任本書翻譯。
選定譯者之后,我們開始尋找合適的文章來充實這本書,這也是此次出版最大的難點。在慢慢尋找的過程中,我幸運地擁有了一個能陪著我重新發現“驚奇之心”的孩子,雖然這耽擱了出版進度。但也是在這期間,我讀到李學軍撰寫的書評《回家的路》,并且記住了她編輯的“美國自然文學經典譯叢”及譯者首都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程虹的名字。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待《驚奇之心》出版程序重新啟動時,自然文學的社會關注度已大大提升。與此同時,我發現程虹教授撰寫的《尋歸荒野》一書的導言,正是不可多得的介紹美國自然文學的美文,而且文中直接提到了卡森。幾經輾轉,程虹教授同意正式授權我社使用這篇導言。那么約請誰來寫序?大家一致認為,讀者美譽度高且創作意象總是離不開大自然的作家遲子建最為合宜,總編輯白冰親自約稿,遲子建也在閱稿后欣然寫就動人的《聽海的心》。
今年是卡森逝世50周年,上海譯文出版社為《寂靜的春天》出版了50周年紀念版。此次接力出版社《驚奇之心》中文簡體版的適時出版,相信將有助于更多讀者關注這位偉大的自然文學作家、關注自然之美,并提醒自己葆有一顆“驚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