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劉維特大涉黑案法槌落定,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商業賄賂案開出巨額罰單,上海、廣東等六省市司法體制改革先行試點漸次推開,首次修改行政訴訟法、進一步拓寬“民告官”法律渠道……回首2014年,法治的足音鏗鏘有力。
法國《歐洲時報》評價,“依法治國”將成為當今中國的主流趨勢,具有深刻的改革氣魄。
“姊妹篇”,習近平總書記用這樣的比喻形容全面深化改革決定、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決定二者之間的關系。
“這二者可以概括為‘一破一立’。”在孫業禮看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是一整套頂層設計方案,有著緊密的內在邏輯。
一張是全面深化改革路線圖,一張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路線圖,兩張路線圖相互交織、交相呼應,并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徑吻合一致,在一個時間軸上徐徐展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大而根本的保證是什么?“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回答。
“當時就讓我看到了希望。”回想起一年多前西柏坡九月會議舊址里習近平總書記“這里是立規矩的地方”這句話,西柏坡村老黨員閆青海記憶猶新。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需要大氣候,也需要小氣候”……
從中央政治局八項規定,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到用人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齡……
兩年多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無死角、全覆蓋、不放松,世界上最大執政黨的創造力、戰斗力、凝聚力不斷增強……
“習近平執政兩周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歲末,新華網發展論壇上,網民紛紛就此留言——
“站得高,看得遠,想得透,抓得準,有戰略思維”;
“七百個日夜,新常態治國,八規治貪腐,十八般用全”……
知難而進,蹄疾步穩。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彰顯了中國的大戰略、大布局、大手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
“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自信從容、務實擔當,彰顯出堅定而鮮明的執政風格
“他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在中國擁有這樣的影響力,這給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訪華20多天后,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一個商業圓桌會議上,這樣評價自己眼中的習近平。
而在習近平看來,“兩年時間可不短”。在同奧巴馬瀛臺會面時,他用輕松的話語,傳遞出只爭朝夕的使命感。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責任重于泰山,事業任重道遠。
正是用這兩年時間,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成功地開新局、樹新風,將中國的影響力推向世界;
正是用這兩年時間,崇尚實干、埋頭苦干,中國領導人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解答著時代賦予的全新命題。
出訪11次、到訪31國,同100多位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會談會見,在國內考察20多次、足跡遍布20多個省區市、特別行政區和高等院校、部委……履職兩年多來,習近平的腳步從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