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片業日薄西山的同時,網絡音樂正快速積聚起大量的用戶規模。是不是已經習慣了免費下載音樂?是不是受夠了網絡神曲泛濫?音樂產業與互聯網的聯姻還能制造哪些新可能?2015年,新的音樂生態正在暗流涌動。
音樂平臺競爭激烈卻難賺錢,阿里巴巴、恒大等注資帶來新玩法
只需安裝一款音樂播放器,兩岸四地、歐美日韓各類音樂隨你聽;只需一部智能手機,QQ音樂、多米音樂、酷狗音樂各大平臺“搶”著為你服務。在互聯網時代,人們與音樂近在咫尺。
當一首新歌問世,版權方會迅速發往有合作關系的音樂平臺,求置頂、求推送,以最快的速度覆蓋最廣的樂迷。快捷而且免費,在不少人眼里,網絡音樂平臺堪比“慈善機構”。
事實上,近些年,網絡音樂平臺競爭激烈,日子遠沒有看起來那么光鮮。多米音樂相關負責人姜磊介紹,自2010年成立以來,多米音樂積累用戶2.5億人,如今剛實現收支平衡。
“購買版權是成本的最大支出項,其次是網絡帶寬,此外還有人力、行政等成本。”姜磊說,而收入主要來源于與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流量分成、廣告收入以及與游戲廠商聯合運營帶來的分成。“以前,彩鈴業務貢獻頗多,現在則不那么重要了。”
值得注意的是,對歌曲試聽、下載,大多數音樂平臺并沒有向用戶收費,只有一些會員服務、高品質無損下載會產生一些費用。由于盈利模式并不高效,賺了吆喝賠了買賣,成為不少音樂平臺的窘境。
近年來,跨界資本開始慢慢進入音樂產業。阿里巴巴收購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恒大也開起了音樂公司,給音樂產業帶來新氣象。“當資本開始進入音樂市場的時候,價值是可以通過資本的形式來體現的。”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宣傳總監陸偉對音樂產業的復蘇充滿信心。
燦星制造了《中國好聲音》的收視奇觀,還把《中國好歌曲》的版權出售海外,再加上《我是歌手》等音樂節目,通過電視這樣一個特別大眾化的平臺,音樂重新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讓資本意識到進入這樣的市場會得到回報。
QQ音樂等巨頭不斷擴張版權地圖,促進網絡音樂收費,反哺音樂人
去年12月,騰訊與索尼音樂娛樂締結戰略性合作關系,QQ音樂成為其中國區獨家網絡音樂版權合作方及版權分銷總代理。這使QQ音樂的版權地圖進一步擴大,而這幅版圖上已包含華納音樂、YG娛樂、杰威爾、華誼、英皇、樂華、少城時代等多個國內外音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