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營的攻擊也接連遭挫,鑒于南105高地是掩護陸戰第1團渡江的制高點,如果不能攻占該高地,陸戰第1團就不可能渡江,因此陸戰第5團將全團炮火都投入到該高地,在經過長時間的猛烈轟擊后,第1營竭盡全力發起攻擊,在付出巨大代價后于黃昏前攻占南105高地。
同一天,美第7師32團對漢城東南290高地的攻擊也被人民軍擊退。
全天,聯合國軍的惟一收獲只有南105高地。
23日從早晨到中午,人民軍對296高地和南105高地不斷發起反擊,其頑強與英勇令美軍感到膽戰心驚,兩個高地的陣地前,鋪滿了人民軍士兵的尸體,但是其后續部隊吶喊沖鋒依舊毫無懼色!
中午后,陸戰第7團渡過漢江,史密斯師長將其一部調到陸戰第5團的后方,解除了后顧之憂的陸戰第5團將預備隊第2營替換了一直沒有進展的韓國陸戰團,兵分兩路同時攻擊66高地和88高地,激戰至日落,只有D連占領了一小塊突擊出發陣地。
在陸戰第5團的攻擊方向上,23日全天是毫無進展。這天聯合國軍惟一的進展是側翼的32團攻占了290高地和306高地,切斷了京廣公路,推進到漢江南岸的沙坪里人民軍陣地前。
由于經過連續兩天的激烈戰斗,還沒能攻占漢城,使阿爾蒙德少將和史密斯之間產生了意見分歧,阿爾蒙德表示如果陸戰隊不能單獨攻占漢城,那么就將第7步兵師參加進攻。史密斯少將為了陸戰隊的榮譽決定在24日的進攻中將拼盡全力。
24日陸戰第1師的攻擊重點是中路的第2營,由于晨霧和人民軍大量釋放的煙霧使美軍的炮火準備和空中支援效果都很有限,第2營和掩護該營側翼的第3營的突擊均告失利。
史密斯中尉指揮的D連卻在煙霧中未被人民軍發現,意外順利地推進到了66高地山腳下,但是繼續向山上前進終于被人民軍發現了,于是激戰爆發了,人民軍密集的火力迫使D連只得就地挖掘戰壕來躲避,根本無法再向前突進。陸戰隊的航空兵竭盡給予支援,F4U飛機幾乎貼在地面上對D連50米外的人民軍陣地進行掃射,由于飛行高度實在太低,以至于參加直接對地攻擊的10架飛機中有5架被擊傷。
晨霧消散后,D連的位置就暴露無疑了,人民軍立即以迫擊炮和機槍進行精確的轟擊和掃射,到了中午時分,D連只剩下了33人,而且正以每幾分鐘倒下一人的速度在減少。史密斯連長認為與其坐著等死,不如奮力一搏,于是一邊與營長進行協調,一邊下令準備決死沖鋒。
根據史密斯連長的要求,F4U飛機對50米外的人民軍陣地進行了掃射,然后長機發射約定好的信號彈,向人民軍陣地俯沖卻不投彈——就在這時,D連僅存的33人在史密斯連長的帶領下,在100米正面以鍥形隊形同時開始沖鋒!艦載機假俯沖的把戲只能贏得短暫的時間,令人心寒的機槍聲再次響起,沖在最前面的史密斯連長首先中彈倒地,D連官兵一邊用手里的步槍掃射一邊向前猛沖,終于沖上了山頂,人民軍的防御被沖開了缺口,而從早晨開始進攻時D連總兵力為206人,到攻占66高地時已陣亡36人,負傷116人,傷亡占全連的73%!
陸戰第1師終于取得了攻擊出發地的66高地,而美軍并不知道66高地實際上是人民軍在鞍山山脈防御體系的核心,在這個如此狹小的山峰上之所以發生如此激烈戰斗的原因也就在此,隨著66高地的失守,人民軍的意志與士氣急劇下降,在鞍山山脈的激烈抵抗也迅速減弱了。
就在D連浴血苦戰攻占66高地的時候,陸戰第1團在占領南105高地的第1營掩護下,渡過漢江,但是該團的攻擊遭到了人民軍頑強的抵抗,渡過漢江后幾乎是寸步難行。
24日,聯合國軍其他部隊進展如下:32團于拂曉時分出其不意攻占沙坪里,美軍第187空降團第3營空運到達金浦機場,隨即作為第10軍的預備隊,并接替韓國第17團守衛機場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