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49年10月1日下午,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時,年僅45歲的中共中央五大書記之一的任弼時,由于長期為革命拼命工作而積勞成疾,飽受病痛的折磨,未能跟隨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他和夫人陳琮英只能相偎坐在玉泉山休養所的廊下,打開收音機,全神貫注地收聽從天安門城樓傳來的實況廣播。
1949年3月25日,任弼時隨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機關在萬眾歡呼聲中進了北平城。不料,參加西苑機場閱兵后,任弼時再次發病,而且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低壓高達150,脈搏每分鐘110次以上。
3月27日晚,中共中央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五位書記接見并宴請第四野戰軍師以上指揮員和干部,歡送他們南下長江,為解放江南兩萬萬同胞而奮戰,任弼時抱病參加接見活動。活動結束后,醫生看他體力實在難以支持,便勸他趕快休息。他這才說:“等公務稍加清理后,即請病假休息。”
當時,任弼時在中央分管青年團工作,最主要的公務是負責召開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和籌備5月4日召開的全國青年代表大會。他顧不上休息,抱病親自起草了在青年團代表大會上的長達1.2萬字的政治報告稿,并將稿件送毛澤東閱。
4月1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開幕。第二天,任弼時代表中共中央向大會作政治報告。作長篇的政治報告,對任弼時當時的體力來說,是超負荷的。他宣讀完頭一部分后,就開始感到頭暈、心悸和氣喘。休息的時候,許多同志關心他的健康,建議由別的同志代為宣讀報告稿。由于體力不支,任弼時不得不接受了這個建議,但是他一直堅持坐在主席臺上,直到會議結束。
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后,任弼時的健康每況愈下,動脈硬化、糖尿病及腦供血不足等病情日益嚴重,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讓他放下全部工作,由香山搬到玉泉山靜心治療,休養。
二
任弼時平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錢多,三怕麻煩別人。正因為如此,他不習慣于過安逸的療養生活,所以醫生們想方設法使他的精神放松下來。任弼時愛好文學,多才多藝,能揮筆作畫,好彈鋼琴,喜歡打獵、釣魚。過去,他做地下工作時,曾以畫畫為職業掩護革命工作。醫生們便為他安排這些活動。因為他血壓高,不能看書,醫生便限制他看書。但當他獨自在屋子里時,手上總是抱著書不放,被醫生發現后,他便不好意思地立即釋卷。他的保健醫生劉佳武給他讀古典小說《西游記》,每天讀一個小時。當念到唐僧在西天取經,開始因為沒有送人情,得到的是無字空本,后來把紫金盂送給了管經書的僧人才取得了真經這一段時,任弼時禁不住哈哈大笑,說:“極樂世界,也并不干凈啊!”劉佳武給他抄歌譜讓他彈鋼琴,還陪他一塊去打獵。每次打獵,他總是全神貫注地定標尺,對準星,興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紹射擊要領。
任弼時脾氣好,又關心身邊的工作人員,所以大家都很喜歡他。他對組織上派給他的年輕的保健醫生劉佳武極為尊重,一直叫他“劉醫生”,從不叫他的名字或小劉什么的。他家開飯時,要劉佳武坐下一起吃。任弼時為了配合治療要控制體重,因而他家里的伙食很一般,而且他吃飯還要限量,每天吃的糧、油、菜都要按定量過秤,一個星期還要實行一天饑餓療法,光吃蘋果,不吃飯。他開玩笑地對劉佳武說:“長征的時候想吃,沒有東西吃,現在解放了,有吃的了又不讓吃。”
任弼時平時很注意節約,又關心同志。他有兩部汽車,一部是蘇聯送的吉姆車,還有一部是舊的瑞士吉普車,工作人員進城辦事,經他同意,可以用吉普車。但是,他總一再叮囑,最好把進城要辦的事集中起來一起辦,這樣可以減少用車次數,節省汽油。有天半夜,秘書的愛人臨產,當時任弼時剛吃了安眠藥入睡了,工作人員不好打擾他,就用三輪車把產婦送到醫院。第二天他知道了這件事很生氣,批評工作人員太機械了,該用車也不用,如果孩子生在路上怎么辦?出了事怎么辦?他特別注意節約用電,時常告訴孩子們和工作人員,“人走燈滅”,并在每個房間電燈開關處寫上“人走燈滅”的字樣以提醒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