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原文:榮辱立然后睹所病,貨財聚然后睹所爭。)
柏矩同學繼續吐槽:那些坑爹的管理層,盡出一些坑爹的管理措施。他們掩蓋事情的真相,而去忽悠那些愚昧的人群;故意把工作難度加大,卻去責罰那些無法克服困難的員工;故意加重工作任務,卻去懲罰那些無法挑起重擔的人們;故意將要路途定得遙不可及,卻去誅殺那些不能按時趕到終點的倒霉蛋。
換一種說法就是:真相不是用來揭示的,而是用來忽悠人的;困難不是用來克服的,而是用來為難人的;任務不是用來完成的,而是用來折騰人的;路途不是用來走的,而是用來拖垮人的。
力不足則偽
老板給的任務如此艱巨,老百姓拼盡了自己的智商,耗盡了自己的力量都完不成,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智力不足就用“偽”來應付,力量不足就用“欺”來解決,財產不足就用“盜”來彌補,不用這些欺騙手段,簡直沒法活下去。兄弟啊兄弟,你知道嗎,你就是這么被逼死的啊。
(部分原文:匿為物而愚不識,大為難而罪不敢,重為任而罰不勝,遠其涂而誅不至。………夫力不足則偽,知不足則欺,財不足則盜。)
可見超級大國齊國出現了全民焦慮癥,整個國家就如《列子》當中所描述的尹氏集團,業務難以完成,工作難度太大,員工們都處在辛勞和焦慮當中。作為競爭過度,壓力過大的反彈面,出現了作假成風、治安混亂的現象。崛起的大國,很可能是一個焦慮的大國。
異象:過分競爭導致草木基因突變?
莊子是一位了不起的社會學家,他分析社會現象時能從更早的源頭去找原因,例如為什么到春秋時代的齊國就已經全民焦慮,過度競爭?莊周老師將矛頭直指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舜。
舜是一個大孝子,他把孝演繹到了毫無底線的極致地步,不管老爸后媽和弟弟如何混賬,他總是本著和睦相處的原則來應對,結果大孝子的賢德賢能感動當時的老大——堯,于是舜做了堯的女婿,然后成為賢德賢能的國家元首,在古人看來,舜偉大得連漢高祖和唐太宗都無法逾越。
然而,莊子老師給這個政治神話潑了一盆冷水:正是因為舜的統治,讓社會進入惡劣競爭的狀態。《莊子·天運篇》指出:“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競。”社會心理處于“競”的狀態。
舜本人那種高姿態的作秀的孝,能讓他從國民中“競”出,成為堯的駙馬和繼承人。《史記》記載,當舜還在基層工作的時候,就是超級人氣王,他隨便到哪個地方住下來,那個地方就會一年成村,兩年成鎮,三年成都市。
稍有常識的人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舜是一位激進的鄉村城市化的推進者,他隨便哪地方一站,就能把那地方在三年內建設成一個大都市,這樣得力的女婿,堯當然喜歡。
舜讓整個社會都很緊張、焦慮,這種情緒甚至波及到兒童教育方面,莊周老師考證認為,早在舜時代就有了兒童早教,“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笑)而始誰”,偶的神啦,小孩生下來五個月就會說話,還不會笑就已能辨認周圍大人的身份啦,這神奇的早教,原來四千年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