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采訪紳士擬傳稿二篇》較詳細地記載了陜西戶縣一帶回民起義的過程。 收藏者供圖 攝
西安古籍收藏家發現一份記載清代陜西回民起義的重要史料——《代采訪紳士擬傳稿二篇》,較為詳細地記載了陜西戶縣一帶回民起義的過程,是研究清代陜西地域文化和當時回民起義的珍貴史料。
清同治年間,在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影響下,陜西、甘肅等地爆發了大規模的回民起義。戰亂對中國西北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動亂平定后,一部分回民逃入中亞,形成了現在的東干族。
這份《代采訪紳士擬傳稿二篇》共有10頁,將近3萬字,由高曦亭撰寫,是紀念張源沏、顧壽禎二人的傳記。由顧壽楨的胞弟顧家相修改并作序,印制于1913年。
據史料記載,張源沏,字竹村,是陜西戶縣東五竹村人,地方紳士。顧壽楨,字伯倉,浙江會稽人,同治元年(1862)太平軍入陜西和回民起義爆發時,客居于陜西戶縣城內。
受當時戶縣縣令委派,以張源沏為董事長,源沏薦顧壽禎為副,主辦戶縣城內團練事宜。“張、顧制造軍械,募集鄉勇數百人,招獵戶技師,進行訓練,以備戰守。城外四鄉,立團練十三操,圍剿回民。”《代采訪紳士擬傳稿二篇》則詳細地介紹了張源沏、顧壽禎的生平事略,同時也記述了戶縣牛東村村民賈七支持回民起義的經過。
經西安收藏研究院專家研讀認為,清同治年間發生的陜甘回民起義傳聞雖然很多,其中許多亦存爭議,《代采訪紳士擬傳稿二篇》較為詳細地記載了陜西戶縣一帶回民起義的過程,是研究清代陜西地域文化和回民起義的珍貴史料,具有較高研究價值。(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