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楠:1895,歷史的巨浪切斷了臺灣人和中國連接的臍帶,1932,寒冷的東北,在日本的盤踞下,一連下了14年的黑雪,臺灣人離開故鄉,飄洋過海,勇闖天涯,他們要在東北這塊黑土白云的大地上,改變歷史的命運,黑雪1932。
陳曉楠:各位好,這里是鳳凰大視野。
衣錦還鄉自然是每一個離開故鄉到遠方奮斗的人的最大的夢想,1935年,一個臺灣子弟衣錦還鄉,他從東北回到臺灣,當時的身份是偽滿洲國駐日本大使,最特別的是他的名字叫謝介石。
1978年出生的謝介石,如果當年沒有跟隨著溥儀到東北的話,在臺灣呢,謝介石只不過是個小小的公務員,因為在日本人的統治之下,臺灣人是沒有什么政治前途的,謝介石風風光光返鄉的消息,不但博得了報紙版面轟動了全臺灣,對臺灣百姓來說,這位光榮返鄉,全程用臺灣發音來發表《敬告臺灣父老兄弟》演講的謝介石,他的不平凡的經歷,讓不甘屈于日本統治的臺灣人相信,可以在那個天寒地凍的東北找到翻身的機會。
解說:1935年4月2號,偽滿洲國皇帝溥儀搭乘日本軍艦比睿號來到日本,在東京車站迎接他的是日本天皇裕仁,對溥儀來說,偽滿洲國是日本一手扶植的,這里是他唯一能去的地方。
安排溥儀前往日本的正是謝介石,此時他已經從偽滿洲國外交部總長轉任為駐日大使。
謝白倩:對它們(日本)的事也比較了解,那么尤其是它們就是駐日大使說,從我父親說是在日本呢,就跟一個日本的皇帝一樣,等于一切包辦。
視頻片段:日本不應該以自衛的理由,占領中國。
解說:這是國聯派出的英國李頓爵士,關于偽滿洲國和九一八事變的調查談話,盡管李頓的結論是,偽滿洲國可以自治,但仍屬中國管轄,但這個結論卻令日本無法接受,而以退出國聯作為抗議。
視頻片段:然而日本不可能接受,大會所采納的報告。
解說:就這樣,日本明目張膽地支配偽滿洲國,從1932到1945年,短短14年歷史,偽滿洲國共有28個邦交國,但中國歷史始終稱它是偽滿洲國,當年前往滿洲的臺灣人,另不人偽滿這種說法,李博信的父親李朝舟也這么想。
李博信:我父親他是這么想,他在滿洲政府任職,實際上認為滿洲政府,是一個偽政府的,大概也只有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吧,那么當然臺灣人到滿洲國任職的這個心情,也各有各的不同。
解說:1935年9月27號,謝介石帶著妻子王香禪與一雙兒女回到臺灣,此行主要的目的是參加臺灣總督府為宣傳統治臺灣40年所舉辦的一場官方活動,臺灣始政40年。
這也是離鄉前往大陸和東北發展的謝介石,24年來首度回臺,當時臺北最豪華的鐵道飯店是他們下塌的地點。
謝同生的母親謝秋生是謝介石唯一的女兒,他的母親曾經跟著外公謝介石返鄉探親。
謝同生:跟我外公(謝介石)回臺灣,那就是光宗耀祖啊,我母親也講,反正回去很隆重的,那邊接待也非常好,她那時候回去,好像是住在臺北,臺北旅館(鐵道飯店)。
解說:事實上,謝介石還沒有返臺的半個月前,他的名字幾乎天天見報,名號,傳遍全臺灣,謝大使返鄉答禮之旅,是謝介石返鄉的報紙標題,標題更直接指出,謝介石是拜臺灣總督府之賜,才能在官場上嶄露頭角。
黃光國:在臺灣人里面,有人當那么高的官的,那是史無前例的,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地耶,居然,而且日本人他用臺灣人是不會去讓你在政界上出頭的,不可能的,你去打聽看看,那個時代的臺灣人哪有一個人這樣,沒有,所以你知道當時謝介石是非常非常紅的。
解說:謝介石繁忙的返鄉之旅和溥儀的日本行一樣,都是一場傀儡戲般的政治表演,一方面日本要利用謝介石沖淡臺灣的反日情緒,再者也借由謝介石在演講中公開批評,當時風起云涌的臺灣社會民主運動,議會請愿運動,并且提出,臺灣教育文化仍有問題,地方制度改造為時尚早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