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鰲山,花榮大鬧清風寨”中,清風鎮只有“三五千人家”,“花榮到巳牌前后,上馬去公廨內,點起數百個軍士,教晚間去市鎮上彈壓。又點差許多軍漢,分頭去四下里守把柵門”。花榮本人,由于是鎮上的軍事首領,更是擔負著保衛的重任。他已經是將各路軍士的任務安排停當,在宋江準備去看花燈時,他說:“小弟本欲陪侍兄長去看燈,正當其理。只是奈緣我職役在身,不能勾自在閑步同往。今夜兄長自與家間二三人去看燈,早早的便回。弟在家專待,家宴三盅,以慶佳節。”清風鎮的元宵之夜,似乎除了宋江被抓,并未釀成大的災難。可是,正是因宋江被抓,引出了花榮大鬧清風寨,又引出了秦明夜走瓦礫場。
第六十六回“時遷火燒翠云樓,吳用智取大名府”中,大名府元宵放燈,“聞達親領一彪軍馬,出城去飛虎峪駐扎,以防賊人奸計;再著李都監親引鐵騎馬軍,繞城巡邏,勿令居民驚憂”。吳用就是因為元宵放燈而制定了里應外合的計劃,鼓上蚤時遷就建議,“眼見得元宵之夜,必然喧哄”,他自己“乘空潛地入城。正月十五日夜,盤去翠云樓上,放起火來為號。軍師可自調人馬劫牢”。而那些被派作內應的人馬,也就是化裝成各色人物,順利地潛入了大名府。到了元宵之夜,時遷趁翠云樓上的“閣子內吹笙簫,動鼓板,掀云鬧社,子弟們鬧鬧嚷嚷,都在樓上打哄賞燈”的時機,在“翠云樓上點著硫黃焰硝,放一把火來。那火烈焰沖天,火光奪月,十分浩大”,進城的梁山頭領們在各處大鬧,梁山軍馬兵臨城下,直把“燭龍街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時安”的大名府,頃刻間變成了一片火海。還是蔡福請求柴進“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殘害”,等到“柴進尋著吳用,急傳下號令去,教休殺害良民時,城中將及傷損一半”。(中新網)